通常我們接到用人單位的offer,工作也就十拿九穩啦。真的是這樣嘛?未必。
昨日與朋友小聚,聽來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朋友的單位招一個出納,因為薪資給的不是很高,所以就想找個應屆生。網上收到很多簡歷,HR打眼一看,就覺得小A這個姑娘肯定不錯,同一天約了好幾個候選人,第二天面試,小A也是眾多候選人中最早到的。
小企業的基層崗位,面試流程很簡單,過了HR第一關,后面就看用人部門——會計的面試情況了。結果正如所料。HR和會計一拍即合,覺得這個姑娘最合適。
一旦有了第一個的光環效應,后面的候選人就都看著不順眼了,雖然來了五個面試的,仍然定了第一個——小A姑娘。
復試中,會計就把崗位的工作情況,薪資待遇都交代清楚,入職時間定在本月9日,因為姑娘學校還有事,就定在15號。
就這樣看來,這個A姑娘是可以很順利入職的,只要她想過來。
如果事情到這里,只能算一個很平常的招聘錄用,沒什么好稀奇的。
話說一天中午,大概是一點多,我懶散慣了的HR朋友正在午睡,聽到手機響了,一個陌生號碼,沒有睡醒的她,直接就掛掉了。不一會兒,手機又響了起來,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一個號碼不會打第二遍的。接吧。
“你好,我是小A,去你們那邊面試過的。”
“你好”
“你剛才為什么掛我電話?!”
HR立馬驚醒,直接石化——一個還沒入職的員工,居然可以這么沒禮貌的質問自己?
“我剛才有事,不太方便接聽,你有什么事兒么?”
“我想問一下我的工資,還有別的什么福利嘛?”
“沒有!就只有XXX,什么都沒有!”
HR清楚,會計肯定都交代清楚了,被小A多此一問,也不至厭煩,但是被人逼問就大不相同,心里終究不痛快。
掛掉電話,HR跟會計提起這件事,原本的復述了一遍。會計一聽,直接火大,這么沒禮貌的人,不要啦!
HR稍有為難,畢竟答應了人家要入職,說不要就不要終歸不太好,于是跟會計說了下想法,但是會計一再堅持,HR也只能直接去通知啦。
那個姑娘接到電話也傻眼:我的房子租好了,也沒找其他的工作,怎么能說不要就不要我了呢?
“我們要人比較著急,你不能按照預定時間入職,領導覺得不合適,所以再考慮考慮。”
HR找個理由打發了。后來又接到那個女孩的電話,帶著哭腔求情,也被HR一并回絕。
聽完我只能唏噓,畢業生找工作確實不易,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幾率太小。那個姑娘做夢都不會想到,到手的offer居然飛了,更不能想到,僅僅因為她說錯了一句話。
看似這是個偶然,其實藏著必然。一個情商高,有同理心的人,不會說出那樣沒有禮貌的話。一句話,散發著濃濃的自我中心乳臭味兒。
** 職場上,誰也不會無條件包容你。你不是孩子,更不是帝王,把自己放的太高,就不要抱怨摔下來太疼。**
禮貌不是刻板的幾句話,“謝謝”和“對不起”誰都會說,但不是誰都能掛在嘴邊,成為自己下意識的一部分。心里裝著別人,才能表現出尊敬和關心。
聽完故事,我只能唏噓,撞過的墻,有多少我們不知道撞在哪里。姑娘,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