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專門給祖國母親寫一篇慶生文章。
今年,我教一年級,有幸使用最新部編本教材,開學第一課即是《我是中國人》。課文下方是56個民族的合影,身穿各色服飾,形態各異,相同的是一樣的生氣勃勃;而合影稍稍向上的位置就是我們國家的標志性建筑——天安門廣場和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看到這樣的構圖,真的,莫名的感到激動,當時曬笑覺得自己傻乎乎的像個孩子一樣容易情緒化。后來想想,也不是那樣,我之所以激動,是因為我和在座的朋友們一樣——不過是黃皮膚,黑眼睛,有一顆赤誠紅色愛國心。
兄弟在國外工作,有天跟我打電話,興奮滴讓我猜他那天干了什么,我死活猜不出來,他最后謎底揭曉,卻不過是去吃了一場中式的超級貴的擼串,而且還開車五六個小時到那個國家的首都。到最后,還那么的開心。這是因為骨子里流著中國人的血液,即使走遍了世界的山山水水,吃遍了世界的山珍海味,到最后肚子里的那個“中國胃”認同的仍然是“中國味”。
公眾號里有個牛叉英語教師,自己開工作室,培訓學生學習雅思,他是英語教師、自詡環球旅行者、攝影師……他的英語666,他那樣說也那樣活,生活讓人艷羨,他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很“西化”,可就是這樣的人,骨子里仍然是滿滿的中國熱血:在瑞士(地方可能有差錯)因為日本人詆毀中國而跟日本人懟;在英國餐館里因為餐廳人士不會唱中國歌曲而主動溝通讓同團里的上海老奶奶唱了一首動情的《松花江上》,給中國人掙回了面子,他為此萬分自豪。這才是祖國的優秀兒女吶,這也許比那句“外國的空氣比中國的都甜”這句有名的話沒名了太多太多,但卻是好了太多太多倍,而且我相信這樣的話和行為肯定要更多……
“坤叔”讀英文詩,我有幸參與了一期,中間有個人在德國,當時正值德國大選,據說是幾個派別爭斗,一路上的汽車都被砸被燒了,大家都嚇壞了,這個人躲在窗簾后邊拍視頻,邊懷念起中國的良好治安……
朋友圈里的一個新疆維族小伙子多年靠政府資助讀書,一路讀到河師大文學院,學了漢語、英語和自己的人“維語”,會吉他會唱歌會創作,畢業后卻毅然決然回到了自己的大新疆,做了一名平凡的基層警察,來回報自己的幸運和所受的教育,這樣的行為很中國。
有所學校十分“奇葩”,在某某模式在全國所向無敵的時候,這個學校堅持自己開發課程,自己發展自己的文化,能夠不浮躁的堅持自己的小眾化,而且決心讓自己的學生既能是應試高手,又能是全面發展,這真的讓人看到了另外一種希望,也許是一種更健康的人的成長,中國的教育探索從未停止,而且隱隱有了成功的態勢……
中國企業里,華為高喊著“以客戶為中心,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的信條征服了世界;余大嘴(華為終端老大)嘴里喊著“與蘋果和三星肩并肩”,結果真的“肩并了肩”,并隱隱的有高一頭的趨勢,我周圍的朋友們越來越多選擇了華為,我想一方面可能是華為手機漂亮、質量好(華為手機并不是便宜手機的代名詞),另外一方面也源于我們對于奮斗、上進、有追求的一種認同和贊賞。華為是中國的驕傲,也是萬萬千千新一代中國企業的靚麗名片,這也狠中國。
uc上的中國殲20服役了,胖妞飛上天了,天眼開啟了,支線大飛機下線了,共享汽車走出過門了,這些種種都讓人感到興奮和激動,這也很中國……
以前朋友圈瘋傳一個評論,大意說祖國母親活得好累,常常不得不被自己的子民把自己所有的短處跟別的國家的長處比,最終得出中國不行的結論……這個評論很實在,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想想看我們誰是十全十美的?既然不是,又何必要求我們親愛的祖國母親十全十美,我們大多數人常常都是悋于批評自己,而善于批評別人的。對待國家問題亦如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國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寫這篇文章,寫這么多瑣碎的事情就是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夸夸祖國,夸夸他越來越覺醒和勤勞奮斗的“子民”。
最后:國慶節快樂!
ps:今天太累了,文章的很多內容并沒有仔細推敲,大家先湊合看,改天我再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