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閱讀的習慣能夠為你筑造一座避難所,讓你逃脫幾乎人間的所有悲哀——毛姆
一、我的前半生閱讀之路
如果從個體意識的覺醒上來分類,我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閱讀前的半生和閱讀的后半生。細想來,我的閱讀興趣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我出生在國企雙職工家庭,獨生子女,一到放暑假或寒假很多時間是一個人呆在房間里,那時年紀小,父母怕我跑出去玩被壞人拐跑了,于是將家門反鎖,屋里就是我一個人的世界了,唯一陪伴我的是一個小小的書柜,那里面的書是我打發漫長孤獨日子的唯一寄托。那時的家庭環境并不算富裕,但父母在買書的問題上從無二話,在閱讀的啟蒙上,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在當年有限的資源下為我提供了無限的精神財富。印象最深的是一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當時4本買下來的價格大概在200多,在當時也算是日常的高消費支出了,但就是這樣一套書,伴隨了我整個童年及少年時期,也是我少有可以拿的出手的東西,小伙伴來家里玩的時候,總是很得瑟的從書柜中取出,炫耀式的和別人一起共讀,那可能是我最早的優越感了,那個小小書柜成為我童年的避難所。再長大些就開始看一些文學作品,世界名著、武俠小說、青春文學、言情小說,只要帶字的都看的靜靜有味,當然除了教科書以外。
上了大學后,我像籠子中的鳥飛進了森林一樣,肆意的亂跳亂叫迷失在熱帶雨林中,除了必須完成的課程和學業,其他的時間想干嘛就干嘛,不想干嘛就不干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作死般的任性。這個時候的我已經忘記閱讀這回事了,圖書館除了要考試前的復習以外,基本上不再踏入,整天跟著同學吃喝玩樂,去漓江邊看看風景、花江邊釣蝦燒烤、小香港買一堆廉價的只穿一次就丟在那里的衣服、在宿舍通宵打游戲。我的閱讀之路在大學這個象牙塔里中斷了,零星記得在圖書館借的書不過是衛斯理系列的科幻小說?,F在我經常問我自己,前半生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就是在最好的年紀,把青春喂給了狗。所以,在我之前寫的《生活家村上春樹》一文中,我寫到:假如真有時光機,有人告訴你可以隨意使用一次,僅此一次,你想做什么?我的答案是,搭乘時光機告訴20歲的我,每天都要認真生活,做自己的生活家。
畢業后,來到深圳工作,舉目無親開始了南漂生活,其中自有很多不必言說的艱辛。也曾迷??床坏轿磥矸趴v自己在燈紅酒綠之中,但結果就是越發空虛,連歸途都已看不見了。這個時候我遇到了救贖我的一本書《預見未知的自己》,從看了這本書開始我一掃陰霾,開始自考、報各種技能培訓班,下班回家復習,周末坐公交車穿越大半個城市上課,假期開始自己旅行,穿行游走于山水之間。我想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自我覺醒,《預見未知的自己》是拯救我的一個避難所,直到今日,我的微信簽名中依然寫著那本書中的精華: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真正開始個體意識的覺醒是在2016年,我的女兒出生了。那個時候我開始相信那句話:一個小生命的出現可以完整圓滿另一個生命。懷中抱著那個小小的肉團,想把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加之其身,想象她長大會是個優雅、堅強、美麗、智慧集一身的個體,如何能辦到?我又開始重新拿起書,翻閱各種方法論和一切能指引我碎片信息,這個時候遇到了一本指引我方向的育兒書《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書中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成為這樣一個人。于是,在內心母愛泛濫的強大能量下,我開始了自我成長之路,從閱讀和手賬開始,我參加了線上的閱讀營和手賬入門課,系統學習了閱讀的技巧、自我管理及記錄的習慣,并刻意制定行動指南和閱讀輸出。2017年是我迅速成長的一年,無論從思想意識方面還是行為指南上面,熟悉我的人說我進入了開掛模式,把生活過成了想要的樣子,我自己也感覺那個努力成長的我是閃閃發光的?!赌憔褪呛⒆幼詈玫耐婢摺芬渤蔀殚喿x之路中第三個避難所。
2018年,我進入了人生第二個低谷期,這個低谷期和幾年前的完全,之前的低谷期是內心空虛的必然產物,而這次的低谷期是一個內心秩序被打亂的體驗,像是一個漩渦,把我一點點的扯進去,所有的個人計劃和作息被打亂,雖然我不斷的自我暗示,一切都是過程,目前只是走在夜路上,而夜路是人生的真相之一。即便如此,依然伴隨著焦慮、暴躁和深深的沮喪和絕望。越是這樣,生活就變的越發糟糕,各種不盡如人意的事件層出不窮。這個時候,我大量且習慣性閱讀,包里可以沒有口紅,但一定要有書,否則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即使是零星的碎片時間也被閱讀填滿了,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基本上是雷打不動的,這讓我有一種傲立于世外之感,所有外在的一切都可以被拿走,唯有精神中的一切無法被剝奪。閱讀雖然沒能使我的生活有實質性的改變,但卻在無形中豐富了我的生命體驗,平和了我的內在,這樣算起來,還是蠻值得的,閱讀成為了又一個避難所。
二、2018年閱讀報告
2018年讀了50+本書,距離我的年度目標100本書只完成了一半,但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了,因為這50+本書是我前三年讀書的數量總和。年初制定目標時,故意制定了一個自己都不覺得能完成的任務是因為,如果目標只定50本,那可能今年能讀完的只有30本了。且這些書不僅僅只是讀過了而已,而是有意識的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輸出已到達內化,選書的時候也基本上結合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做選擇,也結合了各路大神們力薦的書。從類型上看文學、方法論及自我管理、傳記及生活隨筆這幾種類型我看的比較多。
- 文學小說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類型,從中也閱讀了不少經典,在詞句精準度的把控上也多是這類書的功勞。
- 方法論及自我管理是我希望能在個人成長上快速提升自我的操作系統,這類書在生活中給了我很多行動方案。
- 傳記是我的一個精神指引,我想了解那些卓越的人擁有怎樣的人生體驗,這類書豐富了我的體驗,讓我學會了敬畏,不自卑也不自大。
- 生活隨筆類看的多是因為這類型的書非常好讀,也非常放松享受,是能讓我心神愉悅的閱讀體驗,某種程度上也提升了自我的生活態度和對美的定義。
三、我的閱讀技巧及輸出方式
1、我的閱讀小心得
- 帶著問題閱讀
在閱讀方法論及自我管理類書籍的時候,這個方法就實用,我會在閱讀前先瀏覽一遍目錄,從目錄中發現我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寫下來。之后,帶著問題去閱讀,在找到解決方法后認真記錄,其他部分的內容,如案例和鋪墊會快速瀏覽跳過。在瀏覽后如果覺得這本書真的非常有用,那就會進行再一次的精讀。但是此方法不適用于小說文學類,因為文學類的書往往是線性敘事,快速瀏覽會錯過很多精彩的情節和細膩的表達。 - 不強迫自己閱讀
在遇到讀不下去的書時,我會放過自己,先將其放一邊。讀不下去無非幾個原因:不感興趣、目前沒有需求、晦澀難懂、或是作者寫的真的很爛。這些都沒問題,我才是書的主人,我的閱讀我來做主,閱讀應該是有料、有趣、愉悅的事情。今年閱讀書其實不止50+,因為有些他人推薦的書跟風買回來后,讀了一部分就怎么也讀不下去了,這類書前后也有十來本,所以沒有計入閱讀書單,其中不乏經典的著作,比如美學經典《美的歷程》,比如社科暢銷書《思維簡史》等,所以,想讀啥就讀啥,建立閱讀信心才是頂級重要的事情。 - 閱讀時手中有筆
我在閱讀時手中一定要有筆,這是我閱讀時很重要的一個儀式感,除了建立儀式感外,隨時標記是最能帶入閱讀狀態的,讀到能啟發你的觀點時和寫作素材時,劃下來;讀到精彩的小說段落或詞藻特別生動迷人的時候,劃下來;找到問題答案的時候,劃下來,并用便簽紙寫上自己的觀點或行動方案。這項是后續做輸出時必不可少的步驟和技能。 - 保持閱讀習慣
當一項刻意堅持的事情成為習慣后,它融入了你的生活方式,如同睡前要刷牙一樣成為行為準則,而你也并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反而一天沒做,變渾身不舒服,寢食難安。閱讀于我也是一樣,如果一天沒有做,總會覺得今天少了一件事情,而從刻意堅持到融入生活,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為了能保持閱讀習慣,我做了3件事:
1、隨時保持身邊有書
我的床頭、沙發靠背、辦公室桌面和包里都會有各種書籍,只要我想刻意隨意抽取閱讀。這個是隨時創造可閱讀的環境。
2、每天專注1小時
我一直強調,專注力是一種稀缺能力但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與日俱增。我每日的閱讀時間一般是在中午休息時間和晚上哄女兒睡著后,在此期間我會用forest軟件設定一個30分鐘或60分鐘的番茄鐘,這短時間內不受手機信息電話或想拿起手機的強烈欲望影響,專注閱讀,這個習慣讓我的專注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不僅僅在閱讀上,在其他工作或寫作時也讓我受益匪淺。
3、利用碎片時間
在《奇特的一生》這本書的影響下,我實踐過一段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法,最大的收獲就是對時間的感知度有了質的改變,對每一個碎片的時間段產生了敬畏之心,并感到了無比的安全感,因為我感覺到了時間在我手中流過,但了然于胸,躍然于紙上。所以我的碎片時間從手機還給了書籍,當然用手機聽書或課程例外。
4、輸出分享
輸出分享是倒逼輸入的最好方法,沒有之一。我一直認為閱讀是要有目的的,目的之一就是內化所看到內容,電影《卡薩布蘭奇》中的經典臺詞: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這就是內化的結果。也正是因為需要不斷的輸出,會反向促使你不斷加大閱讀量以保證有內容及有質量的輸出。
2、我常用的輸出方式
-
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最簡便的輸出方式,因為借助x-mind實在是非常有效率。我一般在閱讀流連完全書后,根據印象羅列大致內容框架,在第二次精讀時再去填充分支內容,這樣一張圖做下來一本書自然也就清晰透徹了。思維導圖example.png
-
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一般在看文學經典及個人成長類數據的時候使用,對書中愛不釋手的句子或段落、肥而不膩的雞湯文字以及醍醐灌頂的觀點和發現,都會做一些摘抄。盡管很多閱讀大神都建議寫行動指南而不是摘抄,但我真的是非常喜歡鋼筆劃過紙張的感覺,那些精心摘抄下的文字就像是精心收藏的寶藏。《心流》閱讀筆記.jpg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豆瓣已讀書評:每看完一本書,我都會在豆瓣標注已讀并認真寫下評分及感悟,在每月月末分享到朋友圈內。這個輸出讓我有種升級打怪的快感,看著一本本想看的書標記成已讀,小小的成就感積累成大大的滿足感,不僅如此,分享到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一部分同頻的小伙伴,也著實給他人帶來了正面積極的影響,這個是閱讀帶來的衍生品,對我來說是無法衡量的價值感。每月分享.JPG
- 寫作:這個分享是我今年下半年開始進行思考并開始著手去做的一項輸出我給自己定了100本書及100部電影的寫作輸出計劃。目前寫作的主要載體是簡書,明年計劃建立自己的個人公眾號。我從小就有寫日記的習慣,開心的不開心的都會寫在曾經帶鎖的小本本里,至今還保留在老家的書柜里,只是上了大學后放棄了記錄的習慣。我不是一個外向型性格的人,只是扮演了一個外向型性格的角色,寫作于我的意義在于一個情緒和思想的出口。但為什么今年才開始提筆,原因是深度的自我懷疑,沒有專業的寫作技巧訓練,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甚至覺得我不可能成為筆者。但作家羅蘭說過:“寫作是一條認識自己,認識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歡寫,應該隨時動筆去寫?!?/strong>所以我拋開了自我懷疑、拋開了執念,拋開了別人如何評價,甚至不會可以關注閱讀量是否少的可憐,我為自己起了個頭,并計劃明年、后年及無數個未來年,用文字無限填充并延續。簡書平臺.png
四、2018排名前10的推薦書單
NO.1《活出生命的意義》【美】維克多*弗蘭克
豆瓣評分:8.7
講述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奇跡的一生。作為納粹時期的猶太人,全家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全家除了他和妹妹以外全部死于毒氣室。但弗蘭克不但超越了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和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他67歲時仍堅持不斷的學習,包括駕駛飛機并取得了飛機駕照,80歲登上了阿爾卑斯山。這本書影響我最為深遠,因為它探討了人類最本質的問題:生命的意義并給出了一些具體方法。
NO.2《被討厭的勇氣》【日】 岸見一郎
豆瓣評分:8.6
這本書是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看的,一定程度上拉我出了谷底。讀完后感覺心靈受到暴擊。不要被書名誤導,本書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能量,而是如何這是我生命中向綻放出最美光彩的事情,那么,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朝那個方向走去。用一個青年和智者對話的方式詮釋了阿德勒的哲學思想。
NO.3《時間看的見》【中】王瀟
豆瓣評分:7.7
喜歡王瀟已經很久了,她一直是我心里精神導師般存在的人物,今年也有幸在《時間看的見》新書發布的現場見到了瀟灑姐本人。算是2018年最難忘的事情之一了,也在看完了本書后開始了100本書計劃,作為100本書的開篇作。這不僅僅是一本自我管理的雞湯書,更是一部建立自我效能的方法旅書籍,每一個方法都可實操,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本不斷拷問你靈魂的哲學書,引領你理想中的自己緩緩來到你面前,告訴你,你唯一的一生不可辜負。愛與成長,至死方休。
NO.4《月亮與六便士》【英】毛姆
豆瓣評分:8.8
毛姆的小說一定要列為一生的必讀書目,他對人類的情感與精神世界的分析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是哲學層面的。本書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小說,以著名畫家高更作為故事原型,展示了風土人情、悲歡離合、構建者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與和解。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象征世俗的生活,正如書的扉頁所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绷硗?,這個版本的譯者真的非常贊。
NO.5 《局外人》 【法】阿爾貝*加繆
豆瓣評分9.0
《局外人》是加繆小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劃時代意義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是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開文便寫:“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北环Q為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開頭之一。小說通過塑造莫爾索這個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的“局外人”形象,揭示了世界的荒謬和虛無的本質,很難想象27歲的加繆就已經置身于生活之外了。
NO.6《50個教育法》【日】陳美齡
豆瓣評分:8.3
講述一個自己獲得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的歌手陳美玲,同樣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培養進了斯坦福。本書即公布了她自己的50個教育方法。都是實用性很強的理念,包括夫妻之間怎么確定教育方針,要不要斥責孩子,該如何表揚孩子,孩子的成長要具備怎么樣的能力以及如何培養孩子愛的能力等等,每一條都是作者自己的經驗之談。
NO.7《財富自由之路》【中】李笑來
豆瓣評分:8.6
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是我的心智啟蒙之書,同樣這本以他理財專欄內容整理成書的《財富自由之路》也是一本干貨滿滿的方法論書籍,這本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理財書,而是幫助你認清自己的“操作系統”,用他的親身經歷教你如何升級,并運用它實現自我成長,走上財富自由之路。
NO.8 《非暴力溝通》【美】馬歇爾*盧森堡
豆瓣評分:8.5
溝通是一生的課題,本書是香港大學入學必讀書目。我們也許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與“暴力”扯上關系,但稍微留意一下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有些話的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語言上的傷害有可能比肉體上的傷害更令人痛苦。本書教人們如何使用愛的語言,不帶任何評論的觀察別人,觀察自己,體會自己及對方的感受。我想這就是人類溝通的終極意義。
NO.9 《云雀叫了一整天》【中】木心
豆瓣評分:8.5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詩集,第一次知道了那么多熟悉的句子是出于叫木心的詩人。本書是木心先生代表作之一,收錄了一百余首意境深遠、金句紛披的詩篇與箴言,讀過后你才能感受到有種溫柔叫木心,恰到好處地觸及心靈最柔軟的地方。
NO.10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01、02 【意】埃萊娜*費蘭特 豆瓣評分:9.0
故事圍繞生活在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貧民區的兩位女主人公展開,出身卑微卻夢想非凡的莉拉和萊農,一心要改變庶民的命運,擺脫罪惡混亂的城市和命運。二人的友誼長達50年,分分合合中,兩個弱小的靈魂相互溫暖、保護、倚靠、欽慕、利用、猜忌、嫉妒、索取、撕裂和重逢。本書作者埃萊娜*費蘭特憑借四部曲在2015年被《金融時報》評為“年度女性”,2016年入選《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的100位藝術家”。HBO同名劇集《我的天才女友》2018年一經播出,好評不斷,被評為神劇,豆瓣評分9.4。
2018年是我的閱讀元年,2019年會開始更深入的進行主題閱讀,主要方向是是經典文史類,心理類,及商業應用類,而且希望自己嘗試閱讀英文原版書籍。
在2018年最后一天完結此文,唯愿2019年沉溺學習無法自拔,在夢想的道路上做個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