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小張和小何吵了一架,僅僅是因為一個蘋果的吃法。
小張認為蘋果必須削皮吃,上面有農藥殘留,而且蘋果因為運輸為了保證不損壞,人工打了特別多的蠟,十分不健康。
小何認為蘋果皮是有益身體的,研究都表明都表明蘋果皮可以防癌抗癌,美容護膚功效多多。
有個認知特點,一旦你建立一個認知維度,它就會吸附大量證據來證明你這個思路的正確性。
他們不停的驗證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指責對方錯誤,并要求對方改正他們認定的不好的行為。
我就想她們誰對誰錯,其實本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標準,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們的標準從家庭、學校、社會學習,每個人成長環境不一樣,學到的標準也不一樣。
很多的爭吵就是因為我們認為對方做的不對而引起的,需要彼此換位思考。
如果在一套公眾認可的標準下他做的不對,我們就需要為對方賦能,幫助改變。
為了維護和諧穩定,就有許多規則來限制大家不統一行為,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我們尊重規定,在一套套的標準下行事。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們都希望對方理解自己,但很多時候自己也沒有去理解別人。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很多人都只看自己的立場,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我以前有個室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要求其他人也不能喜歡,我們就對她漸漸疏遠,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回到我們的話題,吃蘋果要吃蘋果皮嗎?我的答案是看你自己。
但是蘋果皮確實存在很多人為打蠟、農藥殘留影響,如果你要吃最好用食鹽水泡泡和熱水清洗等小妙招洗干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