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前雙葉合,枝葉敷華榮。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隨筠箔亂,香雜水沉生。對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納蘭性德《夜合花》
這首詩遠不及納蘭性德的一首寫合歡花的《生查子》聞名。
“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判得最長霄,數盡厭厭雨。”納蘭性德《生查子·惆悵彩云飛》
23歲的納蘭性德,經歷了人生重大的悲催,和他恩愛和諧的小妻子盧氏,在與他相處了三個春秋之后,在康熙16年的5月30號,因為產后疾病謝世。對于納蘭性德來講,直面最親密愛人的死亡,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情。雖然古代女子因產而亡的事件多,但是對于有良好家境的納蘭性德來講,別人家的故事落在自己的頭上,其震驚震撼懷疑更超過了普通人。
到底他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他之前因為疾病錯過了殿試,推遲了進入官場和社會的時間,錦衣玉食,聰慧苦讀,到底并沒有擺脫學生時代的單純。死亡或有所耳聞,但不應該發生在他的家里,他的愛人身上。他雖然有侍妾,但不關于真正的愛情和未來。真正讓他感到喜歡和滿足的,是妻子盧氏,這位江南官員的女兒,通曉詩書,能和他說得上話,才是他情感的愛和寄托。最幸福的是她成為了他的妻子。
人生如此的小美滿,最大的難題不過是工作。父親明珠相國位高權重,年輕的康熙皇帝有著培養納蘭做近臣,因病延遲了殿試的他亦有苦悶,但不打緊,成家立業。最讓人狂喜的是妻子有了孩子。雖然納蘭不是第一次當爹,但是第一次有愛情的結晶,總是男人的振奮。
但是妻子在生下孩子后,就懨懨的,月子中死了。
生死是巨大的鴻溝,誰能猜中這樣的結尾,尤其是有藍圖的納蘭性德,所有的未來圍繞著愛和家庭展開,然而釜底抽薪,最重要最依戀的人無可奈何走了。太多的情話沒有說完,太多的愿望沒有實現。甚至他安慰她一定會好起來的,也成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天下的藥石買不回一條命,買不回他生命中重要的一半。
納蘭性德當然知道合歡花意味的什么。他當然也讀懂了李商隱那人生最大的悲哀。李商隱的《相思樹上》,不是為了作秀,他只是用神話故事簡短記錄一段傷心。“相思樹上合歡枝,紫鳳青鸞共羽儀,腸斷秦臺吹管客,日西春盡到來遲。”李商隱沒有寫一個死字。他只是說,我來遲。背后的故事是妻子死了。妻子永久地離開了他。
所以納蘭性德的這首生查子,也沒有過分的渲染悲情,他只是說在最長的夜里,空對著,合歡樹,聽著數不盡的雨到天明。而讓人玩味的是,這極可能是寫在了冬至的夜晚。只有這樣的夜晚夜最長,這樣的夜晚,普通的人家都在過小年,納蘭性德在合歡樹下,他將這一個漫長的夜晚,留給了離開人間的妻子。
說實話,我本來以為就只納蘭性德一首合歡花。就像李商隱,最深的愛,最簡練的句子,只在一首相思樹上。
但是,卻另外得到了納蘭性德的這一首《夜合花》。納蘭性德的詩和詞有顯著的區別。納蘭性德的詩往往端莊明麗,多為應酬之作,符合他貴族以及皇帝近臣的高端身份,詩作中庸平和中有內斂的才情,往往開朗大氣,典雅,讓人可以看見另外一個真正為官做學問的納蘭。
所以這一首詩,并不是他詩詞中的上乘之作。但是這首詩卻聯系了納蘭性德的命運,成就了傳奇。
康熙24年5月23日,納蘭性德在府上的淥水亭召集了他的文人朋友。此時淥水亭邊,兩棵合歡樹高大茂密,正在開花。顧貞觀等人一起用合歡花做題寫詩。納蘭性德寫下了這一首五律《夜合花》,這次雅集很顯然是納蘭性德做東,他也樂意這些江南漢族寒士在他的庇護下施展才華,各抒胸臆。這首《夜合花》是應景而作。
那庭院里兩棵合歡,枝葉茂密正在開花。你看他們共著晴雨,朝開夜合。據說這樣的花,能夠讓人心情舒爽,來讓我們在它的附近去觀賞它。
沒有人知道納蘭性德心中是怎么想的。這兩棵合歡在他結婚前就有,他和妻子也曾經流連在樹下。按道理納蘭性德是不會輕易在這樣有紀念意義的樹下招待朋友的。是他主動地提出寫合歡,還是不忍心潑了朋友們的雅意?還是他早有準備,在合歡花下和朋友告別?
“對此能銷忿。”他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煩惱,要面對他的樹洞合歡花?
這首詩是納蘭性德的絕筆,在這次聚會之后,他就病倒了。連續7天,不出汗,高燒不退。7天之后,是他死去妻子八周年的祭日。他和妻子死在了同一天。
當代的人無法破解這個謎團。是一次偶然的夏天的感冒,引發了寒疾,導致30歲的納蘭性德英年早逝,還是因為他過于思念妻子,特地在八年之后,在合歡樹下,實踐對妻子的諾言?
還是他和妻子死在了有心嫉恨他們的族人之手?
如果說世上的8年,早已經沒有了他的妻子,那么在康熙25年,5月30號,從此這世間再也沒有納蘭性德。
那納蘭府上淥水亭邊的合歡樹,早已經物換星移。納蘭府最終成為了醇王府,合歡樹早已經消失了。人們把后來的夜香木蘭,當作納蘭時期的合歡樹,但已經被專家證偽。
或者人間已無鴛鴦跡,何人愿護合歡花。
但是每個有情人心里,都會有合歡樹。每天那荷花樹的葉子和花在風中搖曳交纏,身不死,情不滅,合歡花因此永恒。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