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老師說起年少時,有一天他正在看一本閑書,媽媽問他:“在看什么?”他回答說:“隨便翻翻”。媽媽說:“隨便翻翻的書,你看它干嘛?”這句話給他極大的觸動,所以,從那以后,他始終堅持:要看就認真看,甚至是使勁看。
以前,我一直沉溺于看小說,后來意識到在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升自己方面,小說并不能給我提供太大的幫助,于是轉而開始看致用類書籍。
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怎樣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也就是怎樣打造自己的閱讀操作系統。經過大半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閱讀操作系統。正如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的閱讀一本書》所說,要有目的性地選書并建立閱讀清單,讓閱讀充滿主動性,并通過完善書單、摘抄記錄和整合要點,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產生火花和鏈接,最終形成牢不可破的知識體系,這就是打造我們的“閱讀操作系統”。
1.建立你的閱讀清單
這其實就是讀什么書的問題。
都說這是一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隨之而來的就是碎片化閱讀,碎片化思考,碎片化時間什么的。信息這東西,必須系統才有價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許有用,但是沒有體系支撐,碎片化的東西,學起來快,忘起來也快,最后發現花在“學習”上的時間都白費了。
所以,成人學習要學會先搭建體系,再碎片化學習。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那些能夠快速高效解決問題的人,他們在同樣情況下更容易取出大腦里面存儲的知識。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快速提取的原因是,他們大腦里知識的結構化和體系化。
這就像建房子一樣,先把大梁(體系)建起來,然后再去添磚加瓦(知識點)。也好比你的腦子里有一個檔案館,然后有一個個的房間,房間里又有一個個的密集架,上面排列著一個個檔案盒,當你學到了一個知識點,就給它建一個標簽,然后把它放入相應的位置,之后則隨取隨用,也有人把它叫做“縫合”。
如果我們要學習陌生領域知識,那我們可以先收集相關信息,形成感性認識;然后找一本在這方面受到大家認可的專業書籍,建立系統框架;最后再閱讀其他一些相關書籍,補充信息,完善框架。
比如說,我一直在尋找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于是,相繼看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的閱讀一本書》,李笑來的《一小時構筑你的閱讀操作系統》,趙周的《這樣讀書就夠了》,成甲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秋葉的《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等等。正是這些系統化的學習讓我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閱讀操作系統,以后也還會不斷完善。
趙周老師說,成人學習應該是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自我導向型”學習。所以,看看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列出你的閱讀清單,讓你的知識體系在閱讀清單的反復更新和優化中早一天建立起來。
2.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之前有本書,我忘了叫什么,里面有句話很經典,大概意思是……
”我之前看過一個案例,用在這篇文章里最合適了,可是怎么也想不起來在哪兒看的?“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情況,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記筆記。在沒有養成這個習慣以前,我的閱讀基本上都是看一本扔一本,學過的知識仿若岸邊的細碎沙子,一吹即散,海過無痕。
現在,我采用云筆記進行日常的積累。我的有道云筆記里有我收藏的微信文章、待辦事項、課程筆記、讀書筆記、靈感火花、金句、推薦書單、選題庫……
現在,當我閱讀一本書,在讀的過程中會在云筆記里隨時記錄下有用的信息,掌閱、微信讀書等閱讀軟件可以直接復制,如果是重要的內容就逐字逐句的再敲一遍。然后,再用其它顏色字體寫下自己的感悟,類似紙質書上的標注。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現在我寫公眾號文章或是晨讀感悟時,很多東西都可以直接從云筆記里調取片斷使用。
所以,積累,積累,積累,牛人們在分享時都會這么說。
3.行比記更重要
兩個月前,我報名參加了趙周老師開辦的“拆書學院一年100本書”課程,每周拆兩本書,每次課后都有作業,要求你按照書中的方法去進行一次實踐。經過兩個月的學習,我發現,凡是我做了作業的,那本書傳授的方法多多少少都會記得,下次碰到相應的場景就會想起這個知識點,回過頭再復習一下基本就掌握了。凡是沒有做過作業的,不管課程上老師把這本書拆解的多精彩,都如過眼煙云,轉瞬即逝了。
前兩天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談到,很多人記了許多筆記,卻無法將筆記內容轉化為行動。究其原因,一看筆記本便知。原來,很多人都不會給自己的筆記找出口,沒有在筆記中寫出解決方案(行動)。方格筆記本的”黃金三分法“從”事實“——”分析“——”措施“讓行動一目了然。這也是我現在的筆記存在的問題。
如果,你看了100本關于如何寫作的教科書,但是你一個字也沒有寫過,你怎么可能成為作家?你看了無數的勵志演講,購買了無數的網絡課程,卻不去實踐,又怎么可能活成不同的樣子?
所以,真正的學習,不是讀多少書,不是記漂亮的讀書筆記,而是你學到了什么?我們在閱讀時不妨多想想,這個方法我能應用到哪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已經了解了學習的真諦。而我們熟知的秋葉、彭小六等牛人、大咖總是能迅速找到一本書中具有杠桿作用的關鍵點,把時間投在吃透這些關鍵點上,花20%的力氣獲得80%的成效。
想到了,就去做,不去做,然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