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師提過,三件事是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最近發覺自己的自控力沒有提高,經常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并沒有完成三件事里面的事情,有時是因為時間的安排不對,有時總是被自認為重要的事情打斷。
三件事不能很好的完成證明自己的計劃能力有問題,如果一天都不能計劃出來,有談何1周1月1年呢?加強自己計劃的能力,從三件事開始。
上兩周過年談的是幸福感,這種談的是專注與優勢。
下面三本書說得都是要專注與重要的事情,同時要保持精力,也就是李笑來老師說的注意力,“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就是要每天要全注意力去做某個事情2小時?!恫┒?崔西的時間管理課》要有長遠的時間觀,不要太過短淺,如果電視電影很有誘惑,可是站在時間觀上,明天的今天看的電視電影就沒有意義了,所以要放長遠點時間觀,如果今天做的事10年后,20年后都有用,那就是最值得做的事情。這個也是笑來老師說不是100%的“全部押上”,可是我們知道它是對的事情,就要“全部押上”。做對的事情,關注未來,花注意力做事情。
博恩 崔西的時間管理課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談到優勢,我感覺編程就是我的才干,雖然是不同的語言可是看了,基本上就懂,而且有古典老師SIGN中,那種感覺,就算看到一個復雜的東西,有種自己應該可以做出來的感覺,而最近也在做微信接口的對接,基本上,用了以后很快上手。可是自己就是很少去發展自己的才干進而變成優勢,反正總是以工作忙,或者做其他事情為借口,而且程序開發好耗費時間,即使自己可以到達心流那種狀態。
我想我自己內心就有一種短板的感覺,我自己感覺我自己很多的不足,學習不好,知識掌握不多,所以我喜歡聽關于自我成長和自我管理的音頻,自己其實真正用起來的并不多,但是卻花了大量時間在所謂的學習中,其實很多東西,我基本上都在哪里聽過或者接觸過。這就是一個死循環。今天列舉了一下我上周的清單,發覺還是蠻多的,但是真正記得的或者實踐的真的又沒有多少。這個事真的值得反思和思考。
自己的文字閱讀能力還是有所欠缺,讀長一點的文章和書就不能很好的讀下去和理解。
工作:
雜事多,不能專注于做某件事,這樣拖慢了一件事情的進度,同時影響工作的質量,要想辦法專注,不要太雜太亂了。
煩事多,所謂的項目管理者不停的開會,在打亂自己專注的同時,感覺效率又不高。雖然這樣可以加強事情的完成程度,可是如果對一個自覺的人,用處不大。有利有弊。
得到訂閱:
古典:從天賦到優勢
李笑來:“全部押上”
聽書清單:
全新思維 (1.精神時代的來臨、2.亞洲的崛起(外包時代)、3.人工智能。發展右腦:3感3力-3感: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3力:故事力整合力共情力)
細節:如何輕松影響他人 (忘記了:一個聽到的內容,如果不復述,不筆記,不實踐,再復習,再實踐。那就等于浪費時間)
博恩 崔西的時間管理課 (懂得時間觀,那個早已經知道的東西,很多東西還需要再看)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簡單的說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且很重要的事情,整個公司也是這樣)
演講的本質 (沒有復習,忘記了)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注意力集中做事情,1天2小時就夠,精力管理)
習慣的力量 (這個以前自己還嘗試演講給別人聽,但是大家都睡著了, 哈哈,反正對自己很有用:暗示,慣常回路,獎勵。但是我應該要很好的利用在自己生活中的習慣培養:例如,早睡早起,輸出,鍛煉)
TED演講的秘密(英雄之旅)
身邊的博弈(上)(囚徒的困境、豬的選擇)
5步迅速提升職場工作效率(沒有復習,忘記了)
每天刷牙時間也聽得到的免費知識(聽是一回事,可是怎么記住與實踐?)
讀精要書:
思考的技術,閱讀能力不行,反正讀了感覺吸收不多。
讀書:
自己對看書還是動力不高,沒有翻閱書本,需要改善。
英語:
老是在拖延,考慮時間,暗示,獎勵來加強學習英文才行。
如何改進:
讀書同時做筆記,英語時間安排更恰當,復習自己的筆記,看程序強化才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