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一串字母組合的l o n g時,你會拼讀成“龍”,還是理解成英文單詞“長”呢?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有趣在于,沒有標準答案的"千人千面”才會迸發(fā)出更多有意思的想法。你看是“龍”,但當我告訴你有在另一種語境下是“長”的含義時,你會不會感覺自己的認知被多打開了一扇窗?如果世上所有的定義都只有一種解釋,那這也許是刻板印象者們的完美世界,也許是不費腦子依然快活地“傻瓜”真人秀,但對于那些追求新鮮和多樣性的人而言,一定不啻于畫地為牢,禁錮生命多重可能的美好。
最初對這個問題有意識,大概是初中時注意到一對兒網(wǎng)絡(luò)組合。當時還在上大學的他們,在網(wǎng)絡(luò)上傳兩人在宿舍唱歌對口型的視頻(說起來這不就是現(xiàn)在如火如荼的“小咖秀”前身么)。無論是《新白娘子傳奇》還是《英雄本色》兩人的表演夸張、搞笑,讓人驚訝網(wǎng)絡(luò)還可以這么玩!于是,他們的名字進入人們的視野——大long小long。初看這名字時,我差點笑噴,翻譯過來不就是“大長(腸)小長(腸)”么!難道兩人是因為個子高低差異,才取了如此有“內(nèi)涵”的名字嗎?還是兩個“騷浪賤”比著“大浪”還是“小浪”?
如今網(wǎng)上熱衷自嘲,這自嘲里有些無奈卻還不失驕傲。就比如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孤零零”的單身狗,宣布自己單身光榮時配有的圖片寫到:我是一條龍!英文版:I AM ALONG。自如切換中英文的能力666,嗯!沒毛病!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