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身亡。
她才26歲,正是美好人生的開始。
在去世幾個月前,她出版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記錄了自己的親身經歷。13歲遭受性侵,繼而精神出了問題,患了抑郁癥。此生伴隨裂痕,她無法修復,直至選擇徹底告別人世。
一個年輕美好的生命就此隕落,人們扼腕嘆息。
真相是什么,我相信,媒體的輿論,法律的力量,最終會讓那個侵害的人繩之以法。可是,一個生命已經逝去,這已經是最壞的結局。
或許,在無數個夜里,她也曾思考過各種活下去的方案,但終究還是選擇了一條最極端的路。生命的意義對于她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最近在看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看到這樣一段話,心里為之一震:
并非每一例抑郁癥都是源于無意義感,抑郁有時導致的自殺也不都是因為存在之虛無(空虛感和無意義感)。
但是,即使不是所有的自殺都是處于無意義感,如果自殺者意識到某種意義的存在,他也會克制住終止自己生命的沖動。
生命,對林奕含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換句話說,她找不到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但生命的意義,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應該去思考的。
02
在漫長的一生中,大概總有那么幾個階段,我們會靜下心來思考:為什么活著?人生有何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出身于猶太家庭,是一名精神病學家。二戰的時候,弗蘭克爾全家人慘遭納粹逮捕,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
經歷慘絕人寰的集中營生活后,弗蘭克爾獲救,家人僅剩下妹妹,其他人均死在集中營里。他強忍悲痛,在集中營時所寫的書稿《醫生與靈魂》被毀,他重寫,于是就有了《活出生命的意義》。
弗蘭克爾及這本書的意義就在于幫助人們找到生命的意義。正如作者所說“世界上再沒有別的能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意義,更能有效地幫助人活下去”。
如果看過二戰納粹集中營紀錄片,你會了解什么才叫真正的悲慘。沒有自由,沒有任何權力,睡混合屎尿的草墊,無論什么季節就一件單衣,吃少到極致的食物。
永遠處于饑餓、勞累狀態,干最重的體力活,遭受拳打腳踢,遭受最毒辣的語言攻擊。
也許下一秒會被送到毒氣室或者焚尸爐。
也許每天都是人生最后一天,每個時刻都可能是最后一刻。
綿綿不絕的苦難穿插到內心,死亡,成為很多人唯一的念頭。
弗蘭克爾發揮了人類特有的能力:天生的樂觀主義,幽默,心理審視,短暫的獨處,內心的自由,決不放棄絕不自殺的意志力,他活了下來。
03
某個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集中營的生活是一種“臨時存在”。
人這一生,會有很多“臨時存在”—沒有未來,沒有目標。比如我們面臨人生中的某個特殊時刻,失戀、失業、失去親人、創業失敗、被對手圍攻。
我們不知道這個“臨時存在”何時能結束,我們很長時間看不到未來。
弗蘭克爾說:看不到未來的人之所以自甘沉淪,是因為他發現自己老在回憶。他們更愿意閉上眼睛,生活在過去之中。對這些人來說,生命是無意義的。
在集中營里,精神崩潰的犯人一開始是早上拒絕穿衣洗漱,或者拒絕出操。任何勸說和威脅對他來說都沒用,他就那么賴在那里,一動也不動。而后,狠狠地點燃一致香煙,享受最后的沉淪。不出意外會在48小時之內死亡。
深陷泥沼的感覺只有自己才能感知。
哪怕身邊最親的人,最愛的人,永遠無法替你承擔。
有的人大概就永遠陷入其中。抑郁癥也許只是最輕微的方式。
吸毒、自殘、濫交、一蹶不振、或者終結生命……在新聞里,每天我們都能看到新鮮事,而這些事離我們也并不遠。
該怎么認清自己的現狀?該怎么解救自己?
04
佛曰:眾生皆苦。
霧滿攔江在文中寫道:每個人的成長,無不是驚心動魄,險死生還,充滿了無盡的傷害與屈辱。
人的苦難如同彌漫在毒氣室的毒氣,它完全占據了你的靈魂和意識,不管苦難是大還是小。
我們得發現生命的意義。
按照書中的意義療法,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現生命之意義:
一取得成就或成功。二經歷某種事情或者面對某個人,不僅能從工作中也能從愛中找到意義。三找到苦難中的意義。
成就和愛對于生命的意義顯而易見。
無論哪方面的成功,我們都能找到存在的意義。
而因為有愛,我們才有生的意義。
如果你不能改變造成你痛苦的處境,那你仍然可以選擇采取何種態度。比如,厄運不是你所選擇的,但你選擇不讓厄運摧垮自己。
如果說生命有意義,那么遭受苦難也有意義。苦難、厄運和死亡和生活是不可剝離的組成部分,沒有苦難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05
對我們而言,生命的意義包含著從出生到死亡,受苦受難這一更廣闊的循環。
你必須承認,即使在經受磨難時,你也是獨特的、孤獨的一個人。沒有人能解除你的磨難,替代你的痛苦。
一旦認識到對所愛的人或者未竟的事業的責任,也就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存在是“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繼續活下去。
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健康、家庭、幸福、職業能力、財富、社會地位,所有這一切都可能重新獲得或者恢復原狀。無論如何,我們骨頭架子都還沒散掉。不管我們經受過多大的苦難,將來那都是一筆財富。
尼采說:那些沒能殺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壯。
在任何情況下,人的生命都不會沒有意義。
對于從集中營回家的犯人來說,最重要的體驗是在他經受了那么多苦難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懼怕任何東西,那種體驗有這無與倫比的奇妙感覺。
努力發現生命的意義正是人最主要的動力。
尼采說過: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