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賈斯坦邦,印度的旅游大邦(邦相當于中國的省),這里有四座著名的彩色之城。首府便是粉城齋普爾,其余是白城烏代布爾,藍城焦特布爾和金色之城杰沙梅爾。因為5月天氣的炎熱,我此行便放棄了最西部的沙漠之城杰沙梅爾。
除四座色彩之城聞名遠近之外,拉賈斯坦邦也是印度手工藝品的匯聚地。尼泊爾的手工藝品幾乎全部來自印度的拉賈斯坦邦,而且在拉賈斯坦,開價就是尼泊爾的一半。
阿格拉臨近拉賈斯坦邦,于是我在清晨出發(fā),預計下午三點左右抵達齋浦爾。因為之前發(fā)現(xiàn)遺失了130美元,所以決定之后都買sleeper,能慢慢省回來或許。當然這也沒有阻止我在齋浦爾找到匯豐銀行取錢繼續(xù)吃喝&買手工藝品。
但是,白天的sleeper真不是人坐的,電風扇的風遠不及窗口的風大,越往西部溫度越高,越到中午越覺得有將近40度。于是決定再也不要坐白天的sleeper了,不過后來回想,北印之行全程沒有坐一次普通硬座還是很遺憾的說。
抵達拉賈斯坦時天色尚早,定的青旅離車站十五分鐘路程,是幢小別墅,我住的負一層有空調(diào)的混住多人間。床很有趣,是很有本地特色的彩色藤編(印度電影里有出現(xiàn)過),睡著很舒服。頂樓是露天酒吧,一側(cè)可以晾曬衣服。可能因為現(xiàn)在是最熱的季節(jié),所以同屋16張床第一天只住了2、3個人。
收拾洗漱過后便照著地圖走去粉色老城區(qū)。齋浦爾給人一種over-warm的整體感覺,不管是小販還是路人,總會主動迎上前來,一直一直和你說話…
老城我只按地圖走了一半,里面人就很多了,特別多,本地購物的人和本國的游客都很多,五花八門的小吃和服飾讓人眼花繚亂。
因為自己長得很外國,所以幾乎路過每家店都會被攬客,而我只接受了一家冰淇淋店的熱情店主,他家的冰淇淋很好吃,我連著兩天都來了,他能記住我,第二天還給我便宜了10盧比。
從老城南門走到北邊,一眼就被風之宮殿驚艷了,看書中圖的時候還沒想到,它事實上能這么壯觀。幾乎每一個游人都在想盡辦法找角度和它來一張完美合照。
粉城給人的感覺是橘紅居多,當然也有別的色調(diào)穿插其間。馬路旁的房子細看很精致,每一層朝外的面上都能看到窗戶和門做裝飾,很有趣。
找到LP推薦的南門那塊的一家餐廳,吃的楠和醬,很像我在拉薩的納瑪瑟德吃的尼泊爾餐,如今才知道是地道的印度餐改進過后的。印度還是以素食為主,番茄咖喱很驚艷,連吃幾次都沒膩。
早上起來之后,先是去火車站買了個票,因為聽了意大利妹子的建議,想去烏代布爾哪怕一天避避暑。
隨后在主街上找到了傳說中的lassiwala,周圍真的有很多家山寨,認準312就好,而且這家店通常到下午三點左右就會賣光(不要問我為什么知道,因為在瓦拉納希迷戀上bluelassi,所以聽說這里有好吃的lassi第一天就來了,結(jié)果賣完了)
這一天從老城的東邊進入,廢舊的老城區(qū)鮮有游客,我穿梭在里面還是引來了不少目光。
早上的目標是直奔城市宮殿,一張500盧比通票除了這個還住著王公貴族的宮殿博物館之外,還包括了遠在琥珀堡上方的另一座城堡。
宮殿博物館最精彩的地方在于LP《印度北部》的封面圖,四季之門讓人不由得驚嘆藝術(shù)之所在。甚至連封面上的那種門衛(wèi)我也遇見了,他們逗趣的告訴我那照片里就是他們。
在宮殿里的休息處閑坐時,也會有與其他本國外地游客聊天合照,有母女有姐妹,會說些英文,也很有趣。即使行至齋浦爾已經(jīng)被曬的黢黑,也還是被人夸好看(大概只是沒見我長我這樣的吧。。捂臉)
這天下午從城市宮殿轉(zhuǎn)出來,不知不覺走到了風之宮殿。聽路人說那邊有公車可以坐去琥珀堡。當我走到那邊,不少攬客的告訴我要100多盧比過去,我沒有聽他們的,而是詢問了當?shù)鼐欤嬖V我20盧比,但他也不知道在哪里坐,我往大十字路口方向走去,看見有許多破舊的公交車,于是問了售票員,他告訴我去的,20盧比,我便開心的坐上了車,旁邊的男孩還和我聊了幾句英文,周圍的人都看著我們。
琥珀堡我只是登上了塔樓而沒有進入宮殿景點,掉美元之后會衡量多一些哪些景點要進去,哪些景點在外面看看就好,紅堡是如此,這里也是。
琥珀堡走進大城門的時候就覺得很美了,由于地勢很高,望遠最佳。其實在琥珀堡后邊還有石路,去往那個被包含在城市宮殿里的地勢最高的城堡,因為天氣太熱我也放棄了。
只是坐在城堡邊沿的高處,看看風景,還恰巧偶遇了一只在思考猴生的家伙。
回程我搭了一個公交,告訴司機我要去水上宮殿那里看看,他收了我8盧比,是在我來前的路上有見,這個價錢很合理。
水上宮殿其實離得老遠,在外圍看的感覺就像我們城市里的北湖公園之類,邊上倒是有不少來游玩的本地人,買了一根冰棒散了一段步,遇見一個在做奶茶的人招呼我喝,看著真的好燙啊。
隨后走著搭公車,很巧遇見了來前坐的那輛車,站在門口的售票員一眼就看到了我,對我使了個眼色讓我跳上了車。
我坐在了車上唯一的一個白人身邊,他看起來很靦腆,我能感覺得到他想和我說話,但怕溝通不了。過了一會兒一個老年人上了車,白人左手邊有個空位,我們以為老人會過去坐,結(jié)果由于印度司機一直開車很快所以老人挪不開步子,用印度話說了幾句,雖然我沒聽懂,但是看他的表情和周圍人的示意就明白他是想讓我們往左移,老人就近坐下。但我旁邊的白人小伙子很懵逼,我急忙跟他講英文他才反應過來。大家看著我們都笑了… 過了一會兒白人和我說話,第一句居然是“你會說印度語?”我跟他解釋了一通,我倆都笑了。
回到古城我繞著沒走過的路走回南門,吃了昨天的冰淇淋,喝了網(wǎng)友推薦的甘蔗汁,在擁擠的商販間穿梭,買了兩塊薄掛毯和兩幅枕套,自己覺得是很有趣呢。
在齋浦爾的最后一天,大概是獵奇心理,覺得得試一試印度的麥當勞,于是點了一份價值250盧比的套餐,對著麥叔叔坐還有點不習慣呢。比起外邊近40度的高溫,麥當勞的空調(diào)是我覺得高過250盧比的價值。
看著地圖決定走一遭新城區(qū),與老城區(qū)也就是一站公交地兒的距離,雖然熱,走起來也并沒有什么感覺。對central park這個名字向來都有好感,于是去公園里看看談戀愛的印度小男女也覺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從公園東門出來不遠,遇見了一個一看就是國企的自來水廠,穿行其間居然有一種回到新鋼老家的感覺。
繼續(xù)走回老城,尋覓著一些老城中可上可下的民房,人們很友善,總能告訴我哪里有捷徑。
在路邊也遇見了善良的人,一杯八毛錢人民幣的現(xiàn)做奶茶,很奇怪居然讓我在高溫下都戀戀不舍;
用自己才喝完的一升水壺給路邊的老奶奶,她幫我從水缸里裝了一整瓶的冰水,聽不懂英文的她是想告訴我這個水喝起來涼快;
去郵局寄在喜馬拉雅買的各種東西,好心的服務人員騎摩托帶我回旅舍拿遺漏的東西,幫我耐心打包,讓我看計價顯示屏以示沒有多要我一分錢,而最讓我感動的是,這個包裹在不到十天的時候就到了成都。(特別是聽說其他驢友在德里郵寄回國的東西被遣返折騰兩個多月的時候…我感到無比幸運)
我想要是再去齋浦爾,我會帶上中國的禮物,再去找他們好好說聲感謝。
晚上的車前往下一站烏代布爾,在這個不是出行的旺季里,第一次看到火車上人滿為患,還好sleeper沒有如此。
齋浦爾是我事后覺得一定會回來的地方,不光是因為要當面感謝那兩個郵政的工作人員,更重要的是后來看電影《墜入》,發(fā)現(xiàn)最喜歡的建筑也被我尷尬地錯過了… 天文臺和月亮井,嗯,一定會再來的。
懶人如我,前文如下:
第一篇:從尼泊爾初來印度
第二篇:初識云端小鎮(zhèn)大吉嶺
第三篇:吃住在茶廠的巧遇體驗
第四篇:加爾各答無比充實的第一天
第五篇:從維多利亞到唐人街的舊都加爾各答
第六篇:尋找加爾各答小巷里的泰戈爾
第七篇:人人都愛瓦拉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