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開放式婚姻就是在結婚后夫妻雙方實行的對待性生活方面所采取的隨意生活方式,即性生活隨意,互相不約束。
我更加愿意理解為這是夫妻雙方對彼此感情流向的一種相互放縱,情和欲哪里能分得那么清。
1
近日白百何被爆出軌,有不少聲音表示,其實她跟陳羽凡早就離婚了,現在也就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和形象維持著一個婚姻的假象,平時各玩各的的,互不干涉,所以嚴格來說也說不上“出軌”,頂多算是“開放式”婚姻。
然后看到微博上疑似陳羽凡回應,“蛋疼的,都快回家過節吧。”其實在我上一篇文章我有提到這個詞,現在很多人,特別是在所謂的精英階層,玩起了一個新名詞,就是開放式婚姻。
應該也不算是新名詞,由來已久了,我們很多熟知的政治婚姻,財閥聯姻,很多都是這樣的。
不知道有多少男人得意于自己“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也許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自己家里的紅旗早已經“出墻”去了吧。但是兩個人互相保持一種默契,看破不說破,或者說破之后各有約定,來維持婚姻的一種假象以便獲取更大的利益。
開放式婚姻就像有兩個人共同穿了一席華美的袍子,里面爬滿了虱子,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把那一席袍子舍棄從而將虱子消滅干凈,因為虱子就是他們的樂趣和口糧。華服一旦舍棄,抓虱子吃虱子的好處也就沒有了,所以兩個人共同來維護外面的光鮮,不讓虱子跑掉,里面如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有個朋友說,他們公司以前有一個已婚的女同事,跟好幾個高層都有著說不清的曖昧關系,她也不避諱,被人撞見過好幾回。慢慢地就有一些風言風語,幾個高層紛紛撇清,言里言外對她沒有絲毫的尊重,沒多久她就離職了。
其實就她在公司的那短短幾個月,雖然她容顏艷麗妝容精致,但她整個人看起來特別地浮躁夸張,有時候明明她是在大聲說笑,卻總覺得有幾分違和。
據說她老公也是知道她這些事情的,但是她老公也愛玩,所以兩個人就更加放浪形骸,肆無忌憚了。
過了幾年,朋友又碰到她,她牽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正在叮囑著什么,洗凈鉛華,溫婉可親,沒有了以前的八面玲瓏卻感覺親近可人,干凈舒服。身邊陪著的應該是她后來的愛人,遠遠地,他都能感到這個小家庭的溫馨。
那一瞬間他明白之前那種違和感來自何處,幾年前的那個女人充滿了防備心,她是在全副武裝地面對這個世界,看似精彩紛呈,實則她已厭倦。
夫妻倆人共食華袍下的虱子,但虱子畢竟不是個什么好東西,總有一個人會想著要去掙脫這種畸形的審美觀,去追尋溫暖和光,哪怕只是粗衣麻布,卻因柔情四溢而甘之如飴。
2
也有不少前衛人士會認為,在當今社會,劈腿出軌,二奶小三”越來越多,離婚率居高不下,開放式婚姻是一種拯救婚姻的最佳辦法。因為每個人都喜新厭舊,有想要出軌的沖動,如果只要回家就好,出去玩玩已經被默許,這就顯得更加無拘無束沒有負擔,那么婚姻的狀態就可以持續下去。
還有一部分人,包括我身邊的朋友會認為,開放式婚姻是一種更加成熟的成年人思維方式,也是權衡利弊之下的最佳選擇。
因為生活不是那么詩意的,現實生活充滿了無奈和妥協,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美好,不過就是搭伙過日子罷了,怎么過不是過呢。
但這樣的婚姻狀態是真正的婚姻嗎?
婚姻意味著什么?婚姻應該是具有排他性的,它是家庭的一個起點,是責任與愛的載體。
如果婚姻的存續只是各方妥協的權衡與考量,那么只能勉強稱之為交易,這樣的婚姻就不會有任何溫情可言,只會是一潭冰冷的死水。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說“這個世界對愛與欣賞的渴望,更甚于對面包的追求。”
每個人都向往美好,追求溫暖,都是需要愛的。作為家庭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放式的婚姻關系滿足不了人類的這種精神需求,也給不了安全感,更不會給人真正的家的感覺。
選擇開放式婚姻,其實是選擇一種悲劇式的活法,就像是皇帝的新裝里面,所謂的大人永遠不敢去戳穿真相,因為現實就是這樣裸露而殘酷,敢說真話的只有孩子。
3
還有人認為選擇開放式婚姻也不完全是為了利益,還有孩子。為了孩子,選擇保持家庭的完整。
殊不知這樣的家庭內里早已支離破碎,孩子是聰明而敏感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最好的演員,這樣的環境其實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要是孩子知情了,你讓孩子以后怎么去塑造一個正確的婚戀觀,怎么敢去追求一個美滿的家庭,怎么保證孩子將來的人生幸福,這對孩子傷害更大。
還有一點就是,難道每段開放式婚姻都不會牽連到無辜的受累者嗎?
有多少男人哄騙著那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我跟我老婆早就沒有感情了,嚴格來說我是單身的。”更有甚者,直接說自己已經在辦理離婚手續了,總有一部分不知情的女孩子一不小心被小三吧。
你以為男人就絕對安全了嗎?如果被開放式婚姻里面的妻子騙到,自己付出了真心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只能痛苦糾纏,或者人財兩失。
那些沒有過錯的第三方以為自己是碰到了真愛,卻沒想到別人只是玩玩而已,想抽身出去卻已投入太深,這樣的一段畸形感情,不知道要把多少人賠進深淵,又會對社會造成多么惡劣的影響。
4
而更多的旁觀者又會怎么想呢?如今這個年代,人們越來越主張張揚個性,尊重個人自由,要求充分民主。所以“開放式婚姻”的存在,只要雙方自愿,也沒有傷害到其他人,那么無關人員無權干涉什么,這是他們兩個人的自由。
就比如現在白百何與陳羽凡,就有不少論調表示:我就喜歡白百何的電影,喜歡陳羽凡的歌,他們的私生活如何,我毫不關心,也輪不到我說三道四。甚至有不少鐵粉表示支持,美名其曰追求真愛,勇敢做自己。
如果沒有嚴重傷害到第三方,選擇開放式婚姻的確沒有犯法,也是他們雙方的自由,但是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我的態度,我是不贊同不認可的。
這的確是他們的自由,我并不是衛道士,我也無權干涉,我個人的不贊同不認可對他們而言也是無關痛癢的。
但其實整體而言還是有影響的,因為我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要說的就是整體社會的價值觀取向問題。
你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開放式婚姻都被贊同和認可了,那么這些人在選擇開放式婚姻的時候就不會背負道德成本,這就是社會對他們的一種默許和縱容。慢慢地,這股力量就會越來越龐大,整體環境就會不一樣了,現在的婚戀觀會被顛覆,到時候與其說是“開放式婚姻”,不如說是“開房式婚姻”。
如果借由自由和個性任憑其被無限放大和侵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婚姻沒有責任感,那么整個社會的信任危機也就來了,這是一種社會之風的導向問題,也是社會正能量的傳播問題。
你以為這股社會之風會跟你沒有關系,但實際卻是每個人都是主導社會風向的人。
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可見外部環境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有些社會現實的確是黑暗而殘酷的,成年人的世界里確實充滿了各種妥協與無奈,但無論如何,為了這個世界,也為了我們自己,我們每個人還是應該盡量保護自己的這一顆赤子之心,也應該努力使自己活成一個君子。
正是因為我們有些信仰的喪失,所以我們對很多的事情都缺少了一顆敬畏之心。有些兼容并包應該是要有一定的道德底線的,自由應該有尺度,如果一個人無法無天什么都不怕的時候,那么這個人將會非常可怕,也可以說極其可悲。
所以對于那些不好的事情,比如開放式婚姻,以自由的名義,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我必須告訴你,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
至于其他,交給風去裁決吧!
~END~
結束語
開放式婚姻提起來真有幾分沉重。不知道有多少人選擇了這樣的婚姻呢?
到底我們該拿什么來拯救現代都市人的婚戀觀?
題外話
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何為本乎?忠義理智信恕孝悌節恕勇讓等皆是也!
無知于本,無行于本,何以立足天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