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間,唐僧以為已經把這一切都拋在身后,寧靜而幸福與時光相處了三千年。不經意間記憶卻如潮水奔涌過來,竟成排山倒海之勢,記憶的閘門轟然倒塌,生命中的每個人、每件事、每句話、每一個喜怒哀樂的表情都漸漸清晰,清晰得撕裂內心的傷口。
成了佛的唐僧本不該有俗世的愛戀,更不該惦念愛戀的過往。每天千遍的吟誦就是讓自己忘掉過去,忘記自身,多有的愛與恨,悲與喜,統統都忘掉。更何況三千年后,多少世事變遷,多少滄桑變化,一陣風過,不留痕跡,所有的一切指向:色身化身,盡歸虛空嗎?
唐僧高估了成佛的力量,即便忘掉他自己,那段記憶還是鮮亮如昨:坐在他身上的桃花,輕佻笑道:我要吃了你,唐僧沒有驚慌失措,爽然答道:吃吧!桃花咯咯輕笑,幸福充盈兩人心間。他記住他在夜晚明亮的眼睛,還有縈繞林間的歌聲:
“天路遙,人世遠,凝眸處滄海桑田?
為誰痛哭,為誰嬉笑,任光陰凋盡朱顏?
哪個出將入相,哪個成佛登仙?
到頭來或為黃土,或為青煙?
且去室外垂釣,手有青青竹竿?
莫問卿卿何處去,回頭看見桃花仙………”
偶然的相遇,唐僧以為遇到了未知的幸福,他如此賣力投入,奮不顧身,直到結局才明白,這一切不過是障眼法,有人安排一切,有人冷眼旁觀,有人奮力表演。
唐僧曾對如來大聲說:“本來未曾有過,又何須忘記?!”經歷千年,即便曾經有過,也該忘記了,不想卻被悟空洞穿心思。
悟空是一個多情的猴子,這一路他看著唐僧的執念,這分明是一個執迷不悟,故步自封的傻子,他曾經在唐僧墻前題字:“有緣未必相逢,無情莫向翠微。人間一墮十劫,猶記桃花未歸。”委婉告訴唐僧,幸福都是可望不可即,可是這個頂著佛號的師父卻自甘墮落,不求自拔。
唐僧問過悟空“你幸福嗎?”悟空滿含淚水“師父,你終于醒了。”“我已經醒了,你呢?”“我還在那個夢里。”那是多么悠長的一個夢啊!醒來的唐僧還記著桃花說過的話:你什么都不缺,就差一件小棉襖,我就做你的小棉襖。
“我真后悔認識你”悟空對唐僧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真的后悔,這不是師父,是墮入魔道的佛。“我真后悔認識你”唐僧對悟空說這句話的時候,同樣的話送給如來,還有想吃他的桃花。
歡迎關注法律電影公眾號“大抵浮生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