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狀態不好,效率很低,幾乎沒有一天按照預期的學習時間和計劃進行。
學安卓,做APP。這周正式轉向《第一行代碼》這本書,學習HTTP相關的開發。這周進展緩慢,5個工作日里只有前3個做了一些練習,周四周五都因為有事情耽擱了。目前為止,本章的大作業還沒有完成。今天繼續接著周三的內容做練習,竟然發現有點手生了,看來作為一個代碼新手,持續的練習確實很有必要,至少有助于保持手感。
學英語,脫字幕。學英語是唯一值得欣慰的任務了。這周依然每天有40分鐘以上的時間進行聽力和口語的練習,沒有落下。兩周時間下來,感覺堅持聽說確實有效果,當我想說點什么的時候,頭腦中是稍微有點料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張開嘴發現大腦一片空白。
讀書。上周讀完了《精進》這本書,工作日晚上沒有大段的時間,所以讀書筆記一直沒有整理,周末會整理出來。這周晚上的閱讀比較零散,兩本書交替在看。一本是關于理財的,《窮爸爸富爸爸》系列,同時每天早上也在聽英文版的有聲書,讀了開頭一小部分,感覺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個觀點就是轉變思維方式,要有「富人的思維方式」,關于生活,關于金錢,關于職業等等。其實這是一個通用的方法,想成為技術專家,你就得學習技術專家的思維方式;想從技術轉型管理,就要有管理者的思維方式。首先轉變的一定是思維方式,而不是崗位或者職級。結合實際看,很多領導被自己下屬吐槽都是這個原因,這些領導都是從技術崗位提拔上去的,做管理時依然喜歡揪著下屬的技術細節去討論,就應該是思維沒有轉變的結果。另一本是《讀庫》系列,講《我愛我家》編劇梁天的故事,從他進入北大中文系就讀開始寫起,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其他。這周五公司年會,從下午1點半開始,一直到快8點吃完飯下班?;丶宜⑽⒉┑臅r候恰好看到了二逼瓦西里的一條微博說「以前在大公司干時,最尷尬的就是年會」,深以為然。年會下午1點半開始,各個部門領導依次上臺講話,然后是頒獎,然后移步餐廳搞晚會,其間穿插著抽獎。領導講話很尷尬,大多都是「大家辛苦了,今年我們很不錯,明年還要更努力」之類的;頒獎環節很尷尬,獲獎者沒機會發言,反而又是獲獎者的領導上臺表揚一通;晚會就更尷尬了,硬性攤派每個部門一個節目,大家平日忙于工作,哪有時間排練,結果所有的節目都是唱歌,而底下坐著的人注意力都集中在穿插的抽獎環節,根本沒幾個在聽,所以這種節目到底娛樂的是誰呢?抽獎環節也尷尬,一共125個人的部門,設立了80多個獎項,除了特等獎大疆無人機有點意思之外,一等獎床上四件套,二等獎凈水器,三等獎電子秤,連主持人都沒好意思在抽獎時公布獎品是什么。其實獎項少點,獎品檔次高點反而效果更好。
其實理想中的年會,就是比較親密的項目組成員,或者功能組成員,大家聚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放松一下就可以了。抽獎并不是必須的,因為抽獎從本質上來講,并不是一種正向激勵,它獎勵的只是「好運氣」,部門成績突出的話,大可以將陽光普照獎的檔次提高點,比如聽說鵝廠的微信部門,人人一臺128G iPhone7,這就不錯。領導講話當然可以有,但是我更想聽部門的變化,銷售額有多少不可以說,至少說一下出貨量,甚至是增長率也可以,這樣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員工,對于自己公司也能有更宏觀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