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個視頻,大概內容是:一位6歲的小女孩,在自己的好奇興趣下,看懂了四書論語等古籍,并可自己作詩。
看到這里,我對這個小女孩挺佩服的,但此時我對這個小女孩的父母,更加好奇。他們是如何培養出這么出色的孩子。
“小家伙犯錯,大人說你別干這個,有時候會抵觸,還影響了我們和她的關系。我們就引導她看書,時間長了,她就會用道理規劃自己怎么為人處世”。
這一番話,我聽的也很受益。但是她才6歲,在沒有任何閱歷的年齡,還是古文。
我回憶起了自己的學習:雙手托著書本,一句一句的背誦,然后參考著《文言文翻譯現代文》手冊,一遍一遍的理解,最后豁然開朗,原來這篇古文講的是這么一個道理。
“對于小孩沒有難易,對于她看古文與看現代文是一個難度,她看的多了,也習慣了,就會有自己的理解”。
或許是這樣吧,我看英文文檔吃力,那是因為我已經習慣了看中文文檔。而對于她,一切都只是開始,并不存在習慣或不習慣。
是的,你是天鵝湖里頭的那只最漂亮的白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