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聊天,說堅持良知好難。我一時迷惑,問他:那堅持用腳走路難不難?他笑答,人不用腳走路,還用什么走路,這不需要堅持。
良知如同我們精神世界的雙足,它自然而然的在哪里,我們雖然沒有感覺,它卻時時刻刻支撐我們。又如同我們的胃,為我們吸收營養(yǎng),而我們并不覺察。
說堅持良知好難,大約把良心和良知混淆了。堅持按良心辦事好難。這個必須同意,堅持自己的良心難,無非是幾個原因。
第一,我們的良心(行善),是一種偏見。王陽明對他的弟子說,花花草草,哪里有什么善惡,你想養(yǎng)花,就務(wù)去草。改天你想養(yǎng)草了,就想去花。其實他們自己有自己的平衡,是你在干預。生活中的很多煩惱,都是這么來的。解決方案是順其自然,盡力而已。
第二,我們堅持行善,但很多時候卻得不到回報,甚至還反受災殃。這又是為什么呢?這是回報的外部性決定的。也就是說,行善是你自己做的,但回報和傷害的決定權(quán)卻不在你,而在他人。所以這種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回報的期望值。
第三,受到的傷害與行善完全沒有關(guān)系。比如海嘯沖上來,可不管你昨天有沒有干好事情。
更微妙的時候,是兩種因素混合起作用,你以為在行善,在別人的眼里卻在侵害他人的利益和立場,于是引起沖突,或者被他人暗暗報復。這是最容易使人困惑的時候。
分辨這些情景的智慧,隱藏在我們的深層意識(良知)中。心底澄明,才能遇事即知道。然后因道而立術(shù),因術(shù)而行動。這是致良知對人日常的效用,王陽明說:不動心爾。
什么是致良知,精神的跑步,為什么要致良知,為什么要跑步?致良知錘煉的是心力,跑步錘煉的是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