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簡書,是有一種向往、渴望找到一個集體圈子。大家在這里寫下自己的點點滴滴,一件與大家相關,又不相關的事。說不相關在于寫的文字是自己周遭的生活,心情、、、說相關那是在這里有分享,有得以一窺別人的故事、文章的機會。
來的興起,或深有同感在文章后評論一番,來此交流。一來二去就此熟絡。
現實生活中沉默寡言的多,在網絡上,也很少發言,是那種長期潛水的人。
在豆瓣的潛水的過程,起初是沖著影評、書評去的,在那里發現牛人無處不在,他們的見解是深刻的、視野是寬廣的,想著怎么有讀了這樣多書的人存在。進而關注這群人,不得不說在這里面的紅人中高學歷的大有人在(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對北大、清華、國外名校這些高端大氣的牌子面前,感覺自己就矮了不是一節半截。)。在豆瓣的主要不舒適在于話語權的掌控,用戶人群的龐大,一個新人在里面的影評,書評,可以說無人問津。大量的話語權在紅人身上,一條說說,可以有不少的回應,回應的人抑或是其他紅人,還有就是一些籍籍無名的人。(好吧,我承認我嫉妒啦)。最后一點我也想成為在自己所學專業有更高、進一步提升的人,發現這里的專業書的評論太少,噢,我突然的領悟了,想搞學習的不應該呆在這里,豆瓣只是一個娛樂、賣萌的去處。對學習是無意義的,這真是一個多么痛的領悟。
怎么寫著寫著,跑題了,算了,這不是交語文作文,緊扣主題是辦不到了,就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