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出頭,最近總想著對自己10年的工作有個階段性總結,既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交代和歸納,也想這把10年的收獲能拿出來任君拍磚,與業內大拿交流切磋,希望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升華...
自己入銀行坑可追溯自2009年,至今也有8個年頭了,這8年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銀行IT建設,頭3年供職于金融IT外包公司,項目正好落在宇宙行里,中途幸運的遇到甲方招聘,憑借在這里干過3年活兒的優勢,順利進入甲方工作,換了一種角度繼續銀行IT之路。8年時間不長也不短,直接參與建設的行內系統有電話銀行、柜面渠道、代理業務、營改增,間接參與的關聯系統有ECIF/ECIFP、信用卡核心、支付結算、資管、簽約等等等等,也算是在各大支撐著銀行業務發展的核心系統之間游走了好幾遍,也經歷了業內的數據分散到集中,管理權限下放到總行集中的大演變,在如今AI、大數據時髦科技盛行的大背景下,也不能免俗的推演分析著銀行業與這些未來科技的結合點,零零總總經歷了不少,可即便如此,也總覺得自己知識掌握不夠,總有“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更不敢妄稱專家...
以上主要是為自己mark一下,廢話說完了,分割一下......
如今是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前端的JavaScript、PHP、H5,如果今后計算平臺真的遷移到虛擬現實上,還得知道unity、UE4、3dsmax、maya等3D開發與建模,后端各種MVC框架,包含的語言從曾經有且只有的幾個爆款JAVA、C#、C++,演變到python、R、ruby也來攪局,說到AI還需要掌握神經網絡、卷積、貝葉斯、傅里葉、KNN等等一系列的高深學問,因為創新,所以時代才會前進,BUT,講真,作為銀行業IT,無時無刻不在跟錢打交道,注定我們只能追求穩定、安全、可靠,因此我們一直使用版本已經穩定且更成熟的技術,后臺依然是Java,前臺依然是HTML+JavaScript,連JDK版本都比最新版低2個迭代,90%以上都還是1.6版本(當年1.6出來各種新特性,我們仍然持續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JDK1.4),提了多少年的去IOE化,也是進度緩慢,沒辦法,誰讓行業基因就注定我們只適合內穩態呢......我們就像深閨中的大家閨秀,我們對新技術時刻了解時刻向往,但要接受使用它們,總是需要時間的。
對于每一個銀行IT從業者,都需要清楚的認識,技術非常重要,同樣重要的還有對整個銀行業務甚至對整個金融業務的熟悉和理解,我認為在銀行里的技術,非常有必要擁有扎實的銀行業務知識基礎,至少有三點原因:1、在實現業務部門提出的需求時,我們更容易與業務人員達成一致,減少重新學習的環節和互相磨合的時間;2、在已提需求的基礎上,運用自身對技術結合業務的敏感度,在用戶體驗、業務擴展性等方面進行優化提升;3、結合技術發展,主動在現有業務上提出優化升級措施,比如最近大熱的刷臉取錢,就是結合當前大熱的AI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的。換言之,業務與技術是互相推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世界在進步,銀行也需要革新!
總結陳詞:銀行IT從業者的工作就是追求穩定+知己知彼+勇于創新。
從這里開始,我跟自己約好,不定期總結并記錄銀行IT工作中的經驗,有過去的也有未來的,有技術架構的也有業務架構的,希望提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