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吾家有女初長成。我家柏汝同學時年已十歲有余,目前為止,基本上還算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在小學的將近五年的時光里,柏汝同學樂觀向上、團結同學、與人為善,酷愛讀書、音樂和運動,而且能夠積極參與班級、學校、社會團體組織的各項實踐活動。閨女的點滴成長與進步,離不開老師和父母親友的關心與愛護。說起柏汝同學的家庭教育,我真是有點慚愧,因我和柏汝爸爸平時工作都比較忙碌,所以,很是疏于對孩子的教育。如果真要談什么經驗,我想我在孩子閱讀習慣培養方面的幾點做法,還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鑒的。
? ? ? ?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對于一個人成長的巨大推動作用是大家公認的,撇去功利的應試目的不談,書籍在啟迪智慧、塑造三觀、修身養性等方面潤物無聲地滋養著每一個靈魂。
? ? ? ?大約從柏汝三歲起,我每天晚上都會和她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很多時候時長超過兩個小時。那時候,我任教初中語文,并兼任班主任。初中的教學壓力很大,每天下班回到家,真感覺身心俱疲。但值得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工作的勞累而忽略對孩子讀書習慣的培養。幼兒園三年,柏汝同學讀了上千冊繪本,內容涉及文學、科學、地理、歷史等,可謂包羅萬象。這些繪本或深入淺出的講知識,或將為人處事的道義娓娓道來,或啟發兒童思維,或訓練動手實踐能力……正因為有這些繪本的無聲浸潤,當孩子走進小學時,課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對她來說大部分都不陌生,學習起來自然也省力。到二年級時,柏汝就可以自己讀不帶拼音的大部頭的書了。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她比較文靜聽話,很多道理一講就通。我想,這都是書籍的力量使然。
? ? ? ?董卿在一次電視采訪中所說的:“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樣的人。”同樣的道理,你希望孩子熱愛讀書,你也應該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在我們家,電視機經常被冷落在客廳的一角,無人問津。每天晚上,柏汝寫作業時,我都會在她旁邊安靜閱讀。她寫完作業后,我們會一起閱讀。她讀她喜歡的各類兒童小說或世界名著,我讀我所鐘愛的名家散文或教育論著,互相陪伴,又互不 相擾。我們還會經常討論書中的情節,一起為書中的人物歡喜或悲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她對一些世界名著中的故事和人物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受,我就引導她反復閱讀品味,她果然有更多的收獲。在我和柏汝的影響下,柏汝爸爸漸漸地也喜歡上了閱讀。安靜的夜晚,我們一家三口沉浸在書香之中,甚是愜意。
? ? ? 不光是書本,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途徑幫助孩子讀好書。我會上網搜集一些世界名著的同名電影給孩子看,使她有更直觀更深刻的感受。今年,央視熱播的《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個欄目深受柏汝同學喜歡,每個周日晚7:30,她會雷打不動地守在電視機前,和董卿阿姨一起“遇見”文學的魅力。柏汝還特別愛收聽“喜瑪拉雅聽”里的一些歷史故事,在行車時間,我經常會打開節目,她總是很安靜地聽,時不時的還會笑一笑,或者哀嘆兩聲,著實著迷。早晨賴床的時候,一打開節目,她馬上就清醒起床了。因為孩子很喜歡朗讀,我還注冊了“喜馬拉雅聽”的個人賬號,把我們喜歡的詩詞歌賦經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也變成孩子喜歡的文學聲音,這樣,孩子既提高了朗讀水平,陶冶了情操,也在無形中?積累了豐厚的文學底蘊。在這個豐富多彩的信息化社會里,各種各樣有聲有色的文學呈現形式,激發了孩子更強的求知欲望,讀起書來也就更起勁。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視角,甄別信息的真善美與假惡丑,選擇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訊息輸送給孩子,規避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各種負面信息,引導孩子積累正向能量,厚積而薄發,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 ? ? ? ? ? 蘇軾有詩“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一路書香一路歌,十余年的育子路上,我慶幸引導孩子和書交上了好朋友。孩子,未來的人生路上,愿你永遠與書為友。這樣,當你獨處時,你不會感到孤獨;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當你失敗時,你會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當你成功時,你也不會沾沾自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