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更像是人生
我 的 世 界 從 此 以 后 多 了 一 個 你 .......
大概10天的時間,間斷的讀完了《島上書店》。
是我喜歡的文學調,讀的平靜溫和,故事情節細膩而又普通,毫無波瀾、驚險可言。這本書給人的是一種在嘈雜的人群中行走可以保持內心不為外物所擾的力量,它是在身心俱疲的夜晚讓精神為之一振的讀物。它也許還是,當你對這個世界無愛時,讀一下,會緩和下你對世界的厭倦。
只能想到這些詞句,形容讀后感受。
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就來看看這個孤島的世界,帶給人的溫暖吧。
1
人生轉折,因為遇到了值得愛的人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你會遇到他。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A.J.遇到了瑪雅和阿米莉亞,所以從前灰頹的人生,可以說,糟糕的生活立馬變了模樣。在遇到需要用心去愛的人之前,他大概認為自己的這輩子就要像孤島上的孤零零的書店一樣了,也會一直孤獨下去。
這是小說的故事,島上書店發生的故事。如此,遇見一個人,改變了人生的軌跡。現實大概也是這樣,每個命中注定來到你生活的人,如果相互吸引,那么就會像《小王子》里的王子與狐貍一樣,相互馴化,改變了以前的生活狀態,給予愛,收獲愛,陪伴,將孤獨打入十八層牢獄。
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要么至少,一個人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也許在你的二三十歲人生里,都未曾有人真正走入你,了解你,顯然感覺到了無望,感覺把孤單當成一種習慣,感覺再也不會有人會走入你的生活。但,讀了這本書,你會突然重獲一種憧憬,那就是你會好奇,誰會是那個讓你的自成孤島變成理想孤島的那個人。
我們會成為我們所愛的那樣,是愛成就了我們。
2
島上書店:這是一個時代
書中與現實遙相呼應的感覺美極了。因為書中的人在讀書,而我,在讀關于他們讀書的故事。這種感覺,有時想想,美妙不可言。
我全心全意愛著小島書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沒有宗教信仰,但這家書店對我來說,是最接近我這輩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阿米莉亞如是說。
A.J.的書店是島上的獨一家,雖然小說里的書店是賣書的,是個涉及金錢往來的場所。但它絕非僅如此。書店里有派對,有讀書月活動,也許更多的是傳遞出來的知識、精神和信仰。他討厭電子閱讀器,因為那會破壞他的生意。
在智能手機、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我同A.J.一道,也異常討厭電子閱讀的東西。因為喜歡實實在在的書,一本獨立的書,喜歡拆開書包裝之后的觸感,喜歡新書的味道,我想這更像是知識的傳遞,更像是對閱讀的尊重。
沒有書的地方就不叫地方。島上書店,就像懵懂年少時,向往自己將來能開一家安靜有品的咖啡館一樣,在心里,島上書店就是那個安靜溫和充滿魅力的地方。
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單。
A.J.死了。故事的情節還蠻出人意料的。但這畢竟是故事,原來讀到最后,才知道,《島上書店》不全是長篇小說,也不全是短篇小說,最后的最后,成為一部人生作品集,關于A.J.的。
不太美好的結局并不值得惋惜。就像書中說:我們要時常接受失望,這樣我們才能重整旗鼓。
別人總是最愛書中的各種句,而我獨愛瑪雅的話:我們在二十歲時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生活亦如此。最后的最后告訴我們,沒必要要求別人和你意見一致,因為,生活本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