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嘗試學習并實踐需求實例化,主要是應用需求實例化五步法來分析一個需求。五步法本身來說是一種套路,包括“定系統”、“找用戶”、“找意圖”、“定場景”、“列功能”這具體的五步。之所以想進行這方面的學習和嘗試,主要是最近兩個月團隊在開發新系統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在完成了一些功能后,經常會發現漏掉了一些東西,比如一些異常場景考慮的不全,容錯性不夠,功能實現的邏輯有錯誤,性能效率方面的系統性功能考慮不足,一些技術障礙到了開發中、甚至是編碼后才發現。總得來說就是搞了半天編碼后,完成了的東西還問題多多。
這個結果很明顯是研發環節中有些步驟做得不夠,這才導致問題發現的比較晚。之前聽說了多次需求分析五步法,因此想學習了解下這個方法是否可以有助解決這個問題。而我對它的期望則是希望通過運用這個套路,可以在開發階段之前就能識別出前面的所有這些問題,以便開發人員可以在開發過程中盡量的不犯錯。并且通過這個過程能知道最終如何檢驗這個需求是正確實現了,并且也滿足非功能性的要求。
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還好有經驗豐富的龔同學給以了不少指點。不過目前為止還遺留了不少的問題。其中一個最大的疑問是感覺這五步法也并不能100%的保證分析完成后就可以識別出所有的問題點。具體來說,在我想象中,五步法的每一步都是承前啟后的,后一步可以依賴前一步的結果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分析,并最終得到所有的問題點。然而,到了第五步“列功能”的時候,感覺并不能僅僅從第四步“列場景”的輸出中就得到所有的結果,有不少想到的問題點都是來自于突然的靈感,又或者是以往的經驗。那么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靈光一閃的發現在我不使用五步法的時候也有出現過,那這五步法到底和我以前的土辦法有什么區別呢?
自己稍微想了想,個人覺得五步法帶來的好處在于幾點。第一,這種套路是一種固定模式,可以幫助分析過程的開展是穩定的,是按照一個軌跡逐層深入的,并且可以不停迭代的。相比我之前的隨意的分析手段,它具備更穩定的結果輸出,也就提高了每次分析后識別出問題的概率。如果是那種隨意的分析手段,每一次的變數很大,也許哪天我的腦袋不靈光,那就有較大的概率遺漏問題點,這種方式的波動就很劇烈。第二,分析的過程中通過記錄各種階段性輸出結果,而不是憑腦袋空想,可以避免遺忘已得到的成果。第三,在反復回顧這些階段性輸出時,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新的靈感和洞察,也就是提高我們靈光一閃出現的概率。
總的來說,我覺得五步法的套路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我們可以識別出所有問題點,我想世界上也不存在這樣的方法。但是它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就好比投資和投機獲得的收益率的區別一樣,前者波動小,后者波動極大。而且今天晚上的COP討論會上,龔同學分享的心得體會也印證了我的這些想法。我想五步法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分析方法,更多的是一種啟發式的過程,它不能保證完美的結果,但可以提供獲得新洞察的機會。
需求實例化學習的第一次心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 //我所經歷的大數據平臺發展史(三):互聯網時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 JavaScript定義了六種數據類型: Number類型 String類型 Boolean類型 Object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