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里唱到:“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好多人聽到都潸然淚下,甚至悲從中來。一直忙的很,但究竟忙些什么卻記不起來,是瞎忙還忙的正事,每逢過年總是猛然想起一年又過去了,決心要做的,并且也向別人保證了的,又沒有做成。
社會進步很大的一方面體現在它替我們節約了很多時間,交通工具的改變,通訊工具的變革……但是許多人反而感到時間不夠用,沒有時間看朋友,沒有時間照料孩子,沒有時間去看父母,時間不知去哪兒了。
塞納卡說:“我們一生的時間,大部分用于錯誤及種種惡行,很大一部分虛拋浪擲,無所事事,我們整個一生幾乎沒有用來干應該干的事。”甚至對于有些人,時間對于他們反而是個累贅,他們不知道該把它怎么辦,該怎么打發?不是有個詞叫做kill time嗎?說的就是這些人。
你是哪種人呢?是整天忙得焦頭爛額,卻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人呢?還是只想著how to kill time 呢?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也可以說最寶貴的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構成的。我們真誠的相信我們是在盡力而為,認真的埋頭工作,驀地發現我們真正工作的時間說不定只有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其余的時間都流走了,消逝了,浪費在無謂的奔忙的聊天上。
好可怕!那我們該怎么辦呢?辦法是有的,其中最有效最直觀的方法,我認為就是柳比歇夫創造并堅持一生的,時間統計法。
蘇聯昆蟲學家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通過他所獨創的“時間統計法”在一生中獲得驚人成就:他生前發表了70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被廣為翻譯出版。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500多印張。500印張,相當于12500頁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柳比歇夫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他講課,當大學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個室的負責人,還常常到各地考察。20世紀30年代他跑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去過許多集體農莊,實地研究果樹害蟲、玉米害蟲、黃鼠……在所謂的業余時間,作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類。單單這一項,工作量就頗為可觀: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標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總計300種。這些地蚤都要鑒定、測量、做切片、制作標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多5倍。跳甲屬的分類他研究了一生。這需要特殊的深入鉆研的才能,需要對這種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價值及其說不盡的新穎之處。
看到這些是不是很震驚?他怎么能做出這么多成績?方法好像也不是很復雜,時間開銷的格式:日期+事件+花費時間。每天記錄5到7行,每個月做月度總結,每年年底做年度總結。通過統計總結,不斷的調整,更合理地安排時間的運用。
我開始嘗試著用這種方法,對自己的時間進行記錄。
11:25--11:55? 英文閱讀 30’
12:25--13:00? 《奇特的一生》35’
13:15--13:30? ? 繼續閱讀15’
13:35--14:05? ? 同上30’
14:10--14:30? ? 聽課15’
16:20--16:50? ? ? 閱讀《奇特的一生》30’
一共2小時35分鐘。如果沒有確切的時間記錄,我肯定會覺得我今天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超過五六個小時。這還是我刻意靜下心來努力的結果。
你知道嗎?柳比歇夫一生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時間平均是每天4-5個小時。他從28歲開始,進行時間統計,堅持了56年。在統計表中,最高記錄是1963年,工作記錄是2006小時30分,平均每天5小時29分。
這是怎樣一個高山仰止的紀錄啊!!!
但是你千萬不要以為,他是一個只知道工作的人。他用在休閑,交友,散步,看歌劇上的時間比我們要多得多。
而且除了時間統計法之外,他還有幾條守則:
1.我不承擔必須完成的任務;
2.我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3.一累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10小時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他幾乎從未抱怨過自己沒有時間。你注意到了嗎,善于工作的人,時間總是夠用的。不,最好還是用另一種說法:他們的時間要比別人多些。
柳比歇夫善于捉摸具體的時間。他學會了如何同跳動著脈搏的、正想溜走的“現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數的、日益減少著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長時間,緊緊攥住它,盡量做到不無故浪費時間,連點滴時間都不放過。他對時間就像對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糧那樣重視。“消磨時間”——這是不可能在他頭腦中產生的念頭。任何時間對他來說都是寶貝。時間是進行創造的時間,認識事物的時間,享受生活樂趣的時間。他對時間滿心崇敬。原來,一生完全不像通常人們所認為的那么短暫。
雖然說大師的成就,我們只能仰望,但是時間統計法這個辦法,是唯一能夠以一己之力,用接近客觀的方法衡量自己使用時間的有效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己來制定自己的時間使用法,無論如何,都應當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應該怎樣度過。時間猶如金錢,我們最好能夠清楚地知道,我們把它都花在什么上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