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人多種多樣,縱有心理學上的詳細分類,終究到了個人,也會出現各自的特點。也許有人知道自己的優劣,揚長避短,工作生活游刃有余,也還有人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生怕深刻的剖析會摧毀自己薄弱的自信,甚而導致塌方式的自卑,在試圖了解自己的開始就打了退堂鼓,生怕自己多想,就不停地自我催眠,“我還是不錯的……”有這樣心理暗示的人多半是缺乏自信的人,因為他怕自己的缺點一覽無余,這樣的自信是建立在虛幻的自我安慰之上,無視周圍人的客觀評價,敵視別人的言行,敏感的自信稍有動搖就會指責別人的不公。
這種人在工作中,大多是默默無聞又自命不凡的,缺乏有效的溝通途徑,整天埋首于自我的黃粱夢里,慨嘆自身的才華能力無人識,不忿于機遇都欺軟怕硬。其實,如果一個人固執至此,石頭能稱得上冥頑不靈?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也是不討喜的。習慣于家人理所當然的照顧,無視別人的付出,出了矛盾總會把問題怪罪到對方。即使事情是這樣的人挑起的,最后對方都能被這種無理攪成百口莫辯,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別人有錯在先,他只是一個受害者,想想真覺得滑稽可笑。試想一下,A莫名其妙把B殺害,A被濺了一身血,清洗衣服和身上花了不少時間,結果A還埋怨說B搞臟了自己。A可曾想過:B為什么要有此遭遇,Ta連給自己申訴的機會都沒有,就這樣背了黑鍋?這樣的人可以借由家人對他的親情而顛倒原因結果,可是一個連了解自己都沒勇氣的人,你還能指望他什么時候能分清楚原因在前結果在后?
這樣的人會濫用家人對他的付出且視而不見,心心念念盯住不放的是周圍人對他的約束與限制,也許有一天,經歷了痛徹心扉的錯誤,才能換回丁點兒的反思,只是不知道,人與物是否已時過境遷?沒有人會站在原地等你成長,擁有時的不珍惜也許有天會延緩出兩道漸行漸遠的射線,曾經相交過,卻永不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