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靜,凈。
第一個是“究竟”。~我憋足的哲學觀。
我們看待事物,需有自己的智慧,那樣才能不惑,才能通曉事理,才能“達人知命”。所謂“智者不惑”也,正是這個究竟。
佛教講求“不執著”。“貪、嗔、慢、癡、疑”,不管是就學問還是信仰宗教來說,都可以稱之為“五毒”。它妨礙有所秉持的人前進。而“究竟”一詞之意,容易被人誤解為“偏執”或者“執著”。這二字,其實是教給我們,要看破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執迷不悟”啊。
第二個是“心靜”。
人很容易,受到干擾,和困擾。它不一定是外在的影響,多數是由內而外的一種刺激和影響。所以,每當心有波瀾,這顆心便不易平靜。每當情緒激蕩,人往往會變得不夠專注,能量也會隨之流失,失去創造的源泉。
第三個是“不垢不凈”。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要空想這個世界充滿陽光和彩虹,其實這個世界處處有邪惡和黑暗。但無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世界的能量卻都往一處流——就是光明圓滿。當人看的究竟,處世心靜,才能夠有足夠的心智和福報去修行,才能“不垢不凈”。
生活的本質,是得失;而生命的本質,是體驗。
何謂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