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房,找中介,咨詢政策,看房子,交定金,辦貸款,卻在辦理過戶的時候卡住了,說不符合最新政策里的保險規定,過不了戶,找房主商議退定金,被拒,無奈訴諸法律,心力憔悴,說:早知道這么麻煩,就不買房子了,要不是當初自己堅持買,就不會損失那么多吧
戀愛分手的人可能會說:我不要分手,我離開你活不下去?
面對親人的離世,哭天搶地,痛不欲生,以后怎么活?
是不是經常見到這樣或類似的情境?如果是你,如何應對的呢?
簡單粗暴的應對方案
自責有用嗎?抱怨、埋怨有用嗎?能改變既成結局嗎?不能,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按照發生了來應對、處理和解決,才能避免后續危害或者以后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
上面這幾句是用來說服自己、也用來說服他人的說辭,怎么樣?夠簡單粗暴吧?或者說的好聽點兒,夠直接、夠理性吧?但是,理兒雖然是這么個理兒,要是讓情緒處于極端狀態下人聽到,估計會把你趕出去。
人就是這樣,寧可聽到違心的假話,也不愿聽到逆耳的忠言,或者,是我說話太直接了,應該用更溫婉的語言來表達。
不幸中的萬幸,大咖的解決方案
親人離世者,《向前一步》的作者謝麗爾·桑德伯格,2015年,深愛她的丈夫突然離世,謝麗爾的世界瞬間坍塌,生活陷入混亂,工作信心全無,在親友同事的幫助下辦理完丈夫的喪禮之后,謝麗爾開始了漫長的恢復期。
有一天,謝麗爾突然發現,自己其實算是幸運的。很多美國婦女在丈夫離世后,生活失去保障,甚至不得不搬離原本舒適的家。但是她卻有著可持續的高收入來源,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不會因為丈夫的離去而遭受重創。
她意識到,再大的不幸,也存在著“不幸中的萬幸”。不妨從“萬幸”的角度,去看待已經發生的事實。
之后,她重新回到工作敢為,投入到工作中,跟同事們一起完成那些可能會對上億用戶產生影響的關鍵決策,在一步步恢復工作的過程中,她慢慢重新找回了快樂。
3點建議
轉移注意力
就如同解決失戀最好的辦法是投入一段新的戀情、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最好辦法是建立一個新的習慣一樣,擺脫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轉移注意力。如何轉移?
選擇使自己愉悅的事情做,創建積極的體驗,選擇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貢獻。付出多一點,研究表明,付出得到的快樂比接受得到的快樂更多。
001、對待自己:給自己設定痛苦的時限
人的自愈能力是很強的,很多我們最開始以為的痛不欲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慢慢減弱、減輕,最終可能會消失,既然如此,與其讓時間來推動自己,不如自己設定個時限,當設定的時限來臨的時候,你會發現痛苦真的消失了。
比如,失個戀,很痛苦,你可以給自己設定痛苦的時限是2周,或者,你要是想趕時髦,設置個33天。第二天的時候,你可能還是覺得很痛苦,沒關系,才剛剛開始,繼續記錄:32天、31天、30天。。。隨著設定時限的縮短,你會發現痛苦已經沒有最初那么強烈了,每過一天都在減少1分,直到最后的3天、2天、1天,到最后一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使沒有完全的放下,也絕不會是最開始的痛苦了
002、對待親人:盡到自己的職責能減輕失去時的痛苦
親人離世時的痛不欲生,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后悔自己在TA生前沒有好好照顧,后悔得痛哭流涕,所以,在平時生活中要盡到自己的職責,減輕失去時的痛苦。
姥爺的善良和孝順是出了名的,對太姥姥的照顧無微不至,雖然當年的物質條件不好,但姥爺是盡了全力給太姥姥最好的條件。
有人覺得,太姥姥離世的時候,姥爺肯定極其傷心。實際上,太姥姥離世的時候,姥爺的傷心必然是有的,但是沒有人們想象中的痛苦不堪。有人問姥爺原因,姥爺說:生死有命,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我該做的都做了,跑不過命,就該認。
后來聽媽媽說,姥爺在太姥姥生前絕對孝順,也認為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應該體現在生前的生活細節上,而不是死后追悔莫及。姥爺對自己的幾個子女說,我走的時候你們不用太傷心,走之前好好待我就行了
003、對待朋友
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里的臺詞: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過客,早晚都要散,聚的時候就要卯足了勁兒地開心,等到散了呢,誰也別惦記誰,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奔,再找新的開心。
覺得甚好,借來用用,共勉。
參考書目:《另一種選擇:直面逆境,培養復原力,重拾快樂》[美] 謝麗爾?桑德伯格、亞當?格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