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發現公交車提醒大家讓座的話語變了好多,感覺改的很順暢。后來稍一留意,發現改的很好,很舒服。
現在的讓座提醒是怎么說的呢:“各位乘客,當您的身邊有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時,請給他們讓個座,謝謝合作?!?/p>
以前的提示語言呢:“各位乘客,當您的身邊有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時,請給他們讓座,我們表示感謝?!?/p>
改過之后,為什么感覺舒服呢?
首先是語氣上的變化。改之前,“請給他們讓座”;改之后,“請給他們讓個座”。雖然僅僅是多了一個“個”,但是感覺上更為親切。
改之前,那種語氣,“請給他們讓座”,是一種堅決的,不容置疑的,沒有商量余地的,理所當然的語氣,帶著一種命令式的口吻,生硬而強烈。
改之后呢,“請給他們讓個座”。這個“個”感覺真的是很很奇妙。這是個量詞。在一句話里加上這個量詞之后,給人的感覺,從數量上而言,感覺很具體,數量是很少的,就如同大家在說“給我個蘋果”,而不是說“給我蘋果”,后者感覺好像是要全部的蘋果,而前者,則顯得不是那么貪心。至少,從大家的內心接受程度上來說,只是讓“個”座,也不是太多,那就讓嘛。
結尾的感謝地話也很妙。改之前,“我們表示感謝。”,“我們”是誰呢?既然是公交車在廣播,那一定是公交公司啊。公交公司感謝我干嘛?我給別人讓座,你公交公司為什么要感謝??我又沒有給公交公司讓座。所以之前的表達的確是有問題的,有些莫名其妙,讓人心里隱隱的感覺讓座這件事兒是由公交公司來主導的,那既然是你主導的,那為什么不是你來讓座,而讓我這個普通的乘客讓座?讓座本來是一件公德之事,你公交公司為什么要當這個公德的維護者。是認為我們這些乘客素質沒你高嗎?還說“我們表示感謝”,豈不是顯得太過于假惺惺了嗎?
但是現在改成了,“謝謝合作”,話不多,但是作為乘客的感覺,卻從一個被動提醒才讓坐,成了一個“合作”的人。那我們在什么事情上跟公交公司有合作呢?具體來說,給“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個座”。這至少把讓座的人跟公交公司平起平坐了,因為是“合作”嘛。共同做了一件好事兒。小了說,是讓座這件具體的事兒,大了說,是跟公交公司一起維護了助人為樂的公德。
更妙的是,公交公司沒提到“助人為樂”,也沒有提到“公德”這些字眼兒,沒有用道德的標準來綁架大家。而是在小小的文字改動之間,讓人體會到幫助別人受到尊重,維護公德有益身心的一種氛圍。
坐標濟南,歡迎大家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