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但真要走上講臺,當一名好老師,除了上面提及的“學高”與“身正”之外,還需要過硬的基本功,以及表達、溝通、共情、統籌等綜合能力。當然,如果可以還最好加上吹拉彈唱等十八般武藝。
所以,好多優秀老師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刻意練習,跟自己“死磕”。
回頭看看,我也如此。那些看似灰暗的日子,也真的因為“死磕”留下了深深印跡。
死磕一:練習普通話
念師范的幾年,每天早上堅持練習,不因風雨而中斷。于是,一年過去,實現了普通話從零起點到專業測試97分一級甲等的跨越。
工作后,曾每天收看《新聞聯播》,跟著國嘴進行新聞輪說,練習半年,語調改觀,更加自然。
還有一年,每天堅持睡前朗讀一篇美文,常常因讀而興奮,因讀睡意無。
死磕二:記英語單詞
在提升學歷的日子,曾給自己定下每天背50個單詞的任務。即使遇上春節家人團聚,也會提前背完或延后補上。
那時候,我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將每天要背的單詞謄抄上去。常常坐車在背,等車在背,走路也在背。甚至有一次參加朋友的婚禮,餐前間隙也在背。
死磕三:五筆打字
記得剛接觸計算機的時候,電腦還是286,移動存儲還是方形軟盤。首先接觸的漢字輸入是“五筆打字”,于是就習慣了用重碼較少的“五筆”。但是字根記憶不容易,打字提速更不容易。
于是,有段時間跟著“金山打字通”天天打,天天練,著魔一般。
直到現在,還是沿用“五筆”,而且每個假期還會跟著軟件刻意練習。
死磕四:朗讀練習
幾年前,因為喜歡呂群芳老師的《字若星辰》,便立下flag,堅持朗讀,并在喜馬拉雅平臺分享。99個漢字,99期播講。雖然中間也有中斷,但最后還是如愿以償全部上線。
死磕五:寫作練習
為了提升寫作,我看過20多本關于寫作的專業書,還參加過為期7天的寫作訓練營。
現在,又在簡書上參與了日更活動,堅持每天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輸出一篇百字小作文。
從7月下旬開始,到今天好像已經39天了。
隨著量的積累,雖然文章質量不高,但思維更快,專注更高,常常會超額輸出,將百字轉眼變成500+、700+。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個人認為:每一個不曾刻意練習的老師,都難以成為新時代的好老師。
來吧,攜手共行,一起“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