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錄 | 夏熱沒胃口,來一份沙白春菜湯,苦清口、鮮開胃。

夏天到了,炎熱導致人精神不足,胃口下降,吃什么還是個技巧性問題了。清口開胃、酸辣刺激的小菜在夏天需求會暴漲,拍黃瓜、醋花生、涼拌海帶絲,巴不得通通來一份疏通腸胃,或者就當飯吃了。

廣東人在一直以來的飲食習慣中,打開胃口雖也用些開胃菜,但更多的是用鮮菜湯來打開味覺,吃菜喝水兩不誤,也是一種智慧。飯前半碗,飯后半碗,早已是改不了的習慣,也有些地方只是飯前或飯后喝,當然也有喜歡飯中喝——湯泡飯。

夏天湯品主要是解渴開胃,可以說是將青菜和肉里面的口味煮出來喝下去,配菜也同時當菜吃了,一舉兩得。同時,烹制時間大多也就10分鐘左右,也不產生高嘌呤等健康問題。

快手湯選材原則是簡單,就是要快,食材簡單,配料簡單、準備簡單、制作簡單,最好還是一湯兩吃,一舉兩得,這就是快了。畢竟夏天做菜也是勞力活,快就更重要了。

吃起來要清新爽口,常使用帶清、鮮、苦味的菜與肉(瘦肉或海鮮)搭配,如菜干配排骨、紫菜、西紅柿配雞蛋、冬瓜丸子、咸蛋芥菜等,這些都是我夏天的家中常備,當然還有今天介紹的沙白春菜湯。

這個湯就是海鮮配青菜,平時還喜歡加上豆腐,沙白可以用任何貝殼類,比如殼更薄的花甲,春菜也多人用芥菜代替,增減替換都沒問題,口味重要,就地有啥用啥不麻煩也很重要。

營養就不普及了,寫飲食類文章的多數人少不了去講各種營養,我不是太喜歡,不會吃了白吃,食材相克就好。同時也不推崇一種湯喝很多量或很多次,吃撐了不好,吃膩了自不必要。所以有營養也不會營養哪里去,沒營養當水喝也很有益,別太刻意,開胃就好。

食材

一份沙白泡干凈/一份春菜切段/姜絲少許(去腥提鮮)/黃酒一勺(平衡腥氣)

沙白多少自己選,殼厚肉沒多少,吃不撐,買回家泡水洗凈;春菜根據自己喜好程度來挑,多點無妨。唯獨姜絲別太多,晚上吃姜味濃的,肝火容易盛。

制作

①煮開水,水的量可以根據人頭分量算,技巧是用碗按份盛水放進鍋,記得算上菜也占碗的分量;

②下姜絲、下沙白,煮開口,放黃酒。若量很多,可以煮開后篩掉一部分殼,全篩就沒有吃貝殼的感受了;

③再次煮開后,刮去浮泡;

④下春菜,調味,適當翻轉。

中小火煮開后出鍋,不用大火和太多翻滾,肉容易掉,不用煮太久,熱湯會繼續泡軟青菜。

苦清口、鮮開胃,我喜歡用春菜配沙白,春菜多些綠葉,吃的時候帶上更多水分,清苦味也濃些,苦味濃的食材更下火清涼,我心理作用也大些。

吃沙白,個人就愛拿著貝殼吃,放一點酸甜辣醬,就著湯汁一個個嗦出來。

盡管湯泡飯是不好的飲食習慣,但在雞、鴨、魚還有菜湯前,我無法完全克制這種美妙吃法,一般會在吃剩兩口飯左右,撈上半碗湯,然后兩三口吃掉,湯飯兩清還很干凈。酣暢淋漓,無法形容,世界如此美妙。這是我對湯的儀式感,印象中日本人也喜好怎么吃。

如果這是一種病,那我的病,得用湯治。


吃貝殼和海鮮類食材,經常會有另外一個有意思的事,就是如何擺放吃剩的貝殼,你有沒有自己的習慣?

我平時是這樣的,

也偶爾堆一下城墻,但力學沒學好,大概就這么高就塌了。

但隨著吃的次數多了,我發現這也是一種樂趣,不能追求高度沒關系,于是,我開始強調工整。


然后開始追求創作

雖然努力很多次后,仍然是小學生水平,不過,開心就好。

如果這在你們眼中依然是一種病,那這個病,得用海鮮來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