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都躺床上了,我朋友胡巴突然給我發來一段消息,說想起高中那段時間,就生氣得睡不著覺。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本來壓力就很大,老媽還一直甩臉色。即便現在大學都畢業了三四年,那些片段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冒出來,心里像燃著一把火。
我就特別想推薦《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給她,這本書是“我”(羅伯特)和露易絲對話式的傳記,體裁新穎。他們通過對話的方式,探尋自我肯定,探尋基本信任,傾聽自己的內心,去釋放內疚憤怒等不良情緒,進而去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的第四章提到:“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別人對你做過的事情懷有罪惡感,不會讓過去消失,也不會讓過去變好。”
胡巴高中的經歷,其實是強化我不夠完美,我不值得愛的過程。雖然自我意識覺醒在抗爭來自母親的否定,但是愧疚感和憤怒留下的創傷,即便在高考過去的幾年后,依然是不是喚醒當年的感覺。
書中建議,首先通過正念冥想法來不斷肯定自己值得被愛,生命愛我。可以坐在鏡前,凝視自己,朗誦“生命愛我”的小詩。
不建議逃離,即便是逃離之前的生活環境,與母親斷絕聯系這些偏激的做法,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回避法和抑制法只能換來一時的安寧,它會下次觸發這個情緒時,痛苦更洶涌的襲來。
學會原諒,去釋放憤怒怨恨、停止評判。關于童年創傷的部分,《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設計了一個問卷,來幫助你探尋如何原諒。下面是其中的問題:
你的母親是一個懂得寬恕的人嗎?
關于原諒,你的母親教了你什么?
你的母親如何療愈她的委屈?
你的母親告訴你一切都會被原諒嗎?
你的母親如何請求原諒?
即便母親無法教給我們怎么樣原諒,但是我們想與自己和解,不再被童年創傷所累,想獲得新生,我們可以試著邁出第一步,愿意去原諒。
《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有一個小練習,叫做“原諒百分比”,可以在信賴的朋友或心理醫生的支持下做這個練習,連續做七天,評估你從0到100%,我原諒的媽媽多少。從你想到的第一個百分比開始,逐漸向上提高。
比如胡巴可以去站在母親的角度上,去設想自己是否能做的更好。原諒是一種愛的表達,在這之后跟母親的互動中,感受這份愛。尤其是在做練習的七天里,留意自己每天的狀態,感受自己的心情,以及自己這份愛的正能量給自己的變化,觀察別人如何對你。
《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作者之一露易絲,童年時被鄰居強暴,母親有間歇性抑郁癥、生父有酗酒問題。學生時代父母經濟更加拮據,穿的是別人的舊衣服,甚至連頭發都是繼父隨意修剪的,不合體的打扮是她經常受到凌辱和虐待。成年后她又被確診為癌癥,與病魔抗爭。這看似坎坷的經歷,并不妨礙她美國最負盛名的心理治療專家。她出了多本書幫助人們探尋積極思維方式的能力,實現身體,精神和心靈的整體健康。
她在花了更多的篇幅去介紹,怎么讓自己相信“生命愛你”“你值得被愛”。其中有一個小練習就是十個記號,在衛生間鏡子上、過道燈開關上、廚房的墻壁上等一切你能頻繁發現的角落做記號,提醒“生命愛我”。
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會忍不住懷疑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教會你如何放下自我否定,傾聽內心的聲音,像一抹陽光,化開人生迷茫的濃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