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賦豪“開始”做短視頻輕創業的第一天。
目前數據:某音0粉絲、某手0粉絲、某紅書0粉絲、視頻號33粉絲…
哈哈,意外吧?因為其實,我還沒開始啦。我喜歡做事前先構建這個路線圖。
今天開始,賦豪會不定時去記錄和分享對于短視頻輕創業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寫成連載,是想日后方便你們一次性查閱,也方便自己復盤,兩全其美!
這個連載,我堅信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開始。
剛剛也說了,我喜歡做事前先構建這個路線圖。
這是一個去學習接觸操作新領域里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我們來剖析這個原理和作用:
1,做短視頻變現,原本就是一個大題,換成考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簡答題。
2,如果將其搭建成1個框架體系,那么它就變成了填空題。
3,填空時選出幾個最好的答案,然后它變成了選擇題
最終,當做了選擇題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按照模型來進行行動了!
那么你就懂了,是簡答題比較好回答?還是選擇題比較好回答呢?
這也是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一套萬能的解決模型!
來聊聊今天的收獲
一,搭建短視頻賬號策劃的框架的過程中,我收獲到的6大殺招
1,先找幾十個你覺得符合自己類型的關注點贊評論完播,以后會一直推薦這一類的給你。
2,對標什么?差異化、標題、文案、內容架構、表現形式、變現邏輯。
3,分析和拆解是怎么火的關鍵一定要從觀眾的角度去想。有收獲、有共鳴、贊同、情懷、好奇等?
4,所有的賬號,把他們分類好,打好標簽,一定有用。
5,定位好自己形式和內容類型之后,一定要糅合進與自己的IP對應的氣質、個性、特質進去!
6,復盤時,一定要從底層邏輯+人性的角度去出發,去時刻反觀自己的作品。
總結:沒有利他思維,不換位思考,做不好短視頻。
二,某音號和視頻號的聯動
我想,個人IP,抖音號和視頻號之間如何同時啟動和聯動的,我應該知道了適合的玩法了。想知道的伙伴可以找我私人號,私聊我,暗號:聯動。
某音某手和視頻號的算法不一樣,大多數情況下(根據IP定位),我覺得是不應該全部同步內容的,意思是這兩塊的內容,不能是一樣的。
然后直播的話肯定會做,但是還是先不想那個事了,到了那個時候再說了,基本的路線搭建好了,還是得先去干!
我是想整個細節做哪里,再慢慢去學習優化填充,如果整個框架搭得太大,像我那么懶的人,一想還有那么多那么大的事情沒做,那就肯定執行不下去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點,人不能太看得起自己了。
因為人,天性就是需要即時反饋的動物,做了就有效果,不然游戲怎么會上癮呢?玩王者,kill一個人,爽!玩吃雞,爆了頭,爽!
所以我們在創業的時候,制定執行路徑的時候,盡量在大方向大目標不偏離的情況下,讓自己盡量得到即時反饋的滿足感。
反過來,如果凡事都要延遲滿足,那99.9%的人是做不下去的。
那么,問題來了。
三,延遲滿足和即時滿足,如何處理?
我這里的答案是:
延遲滿足適合用于戰略,即時滿足適合用于戰術。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成功的人,在于他們延遲滿足能力很強,但是我們是普通人,根本沒有那種自制能力。
明知道延遲滿足有助于我們,但是腦子就是喜歡即時滿足,這咋辦?
解決方法來了:時刻用即時滿足去“騙”自己的大腦,去培養延遲滿足的能力。
怎么理解呢?
就舉一下我這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目前的理念是用普通人的方式,從0到1做短視頻輕創業復利變現,這會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階段,至少半年才能到達有被動收入的階段,因為我需要去打個樣,讓我的伙伴們可以去復制。
我是怎么做的?先將周計劃列出來,再細分到日計劃,日計劃里面每天有要完成的任務。
每日的任務我再細分到具體動作,這個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比如我本周的計劃是完成整個短視頻的策劃框架,再填空自己的進去。
那我先要完成框架對吧,框架里面又有一個個細分的節點,比如確立人設,那我先完成這個人設的確立。
注意了,人設的建立這個節點如果不完成,我是不會再做下面的任務。集中精力去攻破一個節點前,我不會去做第二個。
當攻破了之后,這個時候我腦子是怎么想的:“哇,好棒啊,又通了一關!”
腦子已經被自己成功“騙過”,于是延遲滿足的能力慢慢又進一步了,我們也完成了任務。
有沒有發現,這里我沒有把結果當成任務。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理念!
要將滿足感,放在每天的任務和動作上,而不是結果上!
來個總結:
1、做事過程中的1套萬能解決模型。
2、搭建短視頻賬號策劃的框架后收獲到的6大殺招
3、某音某手和視頻號應該如何聯動?
4、即時滿足與延遲滿足如何完美處理?
我今天的收獲其實還是有蠻多的,由于篇幅問題,以后再慢慢與你分享。來日方長,因為于我看來,短視頻輕創業復利變現,這是一場超級馬拉松!
結尾還是那句話:這個連載,我堅信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開始。
看到這里,如果你覺得有點收獲,可以回復1,讓我能感受到你,謝謝。
我是袁賦豪,賦能天下英豪。
覺醒路遠,我們,同去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