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樓過新年之門神門神
手持板斧面朝天,
隨你新鮮中一年。
厲鬼邪魔俱斂跡,
豈容小丑倚門邊。
——明 祝枝山《門神贊》
《紅樓夢》里過新年,到了臘月二十九,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都t樓夢》和祝枝山的詩里都提到了春節要貼門神,看來這個傳統自古以來便流傳甚廣。
門神驅鬼鎮魔,保佑家宅平安。但祝枝山的這首《門神贊》仿佛也寫出了我小時候的心里感受,不知道門神除了驅鬼是不是也有震懾小孩兒的作用,我那時見門神的心情就和小鬼兒差不多,只見他們披盔戴甲、面貌兇惡,直對他們不敢逼視,滿心惴惴的檢點自己有沒有什么行為失妥,臊眉耷眼小心翼翼的溜邊進門。有門神的家,孩子們似乎也都收斂許多。
不過小孩子好奇心重,竟發現門神的形態也有不同,長大了追根溯源,卻原來門神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門神代代有更迭。
傳說中,最早的門神是兩個上古的神仙,他們生活在東海的度溯山,山上有蟠屈三千里的大桃樹,桃樹東北方的虬結的枝干形成了萬鬼出入的大門。桃樹頂上有金雞駐守,夜間群鬼游蕩,金雞報曉便是它們返歸鬼域的時辰。為了防止眾鬼人間作惡,天帝便派駐了神荼、郁壘監察眾鬼,如若有為非作歹便用草繩縛了喂老虎吃去。這是漢代王充《論衡·訂鬼》中提到的《山海經》里的故事。于是,民間伋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東漢代張衡在《東京賦》中也有記載:度朔作梗,守以郁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古來門有兩扇,門神也都成雙成對,于是神荼、郁壘便也各司其職。神荼位于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而郁壘則位于右邊門扇上,一襲黑色戰袍,神情顯得閑自適,兩手并無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輕撫著坐立在他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大概這便是那只以鬼為食的白虎。看來,至漢以前,門神崗位便被這神荼、郁壘哥倆兒壟斷了。
到了唐朝以后,門神的隊伍也開始擴編,這里面便有我們最熟悉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崗、掃竇建德、鎮杜伏威等起義軍,又經玄武門政變,殺死兄弟,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自己登上皇位后,長心懷愧疚,夜不能寐,夢見崇魔在寢殿內外拋磚扔瓦,鬼哭狼叫,前宮后殿無片刻安寧。唐太宗無奈,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唐開國功臣大將秦叔寶自告奮勇愿意到宮門口守夜驅鬼,另一位開國功巨大將尉遲恭也愿意陪伴守夜。當晚兩人全身披戴盔甲,手執武器,在寢宮門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個好覺,接連幾天,唐太宗身體逐漸康復,不忍心再讓兩位大將持續守夜,于是便命人將兩位大將的威武形象畫下來,把畫像貼在門上。后世沿襲此法,此二位便成為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強、貧富皆愛的門神,至今長盛不衰。
門神是里人們生活最近的神仙,人們也不斷的將他們崇拜的英雄擴招的門神的隊伍中來。到了明清時期,門神的隊伍異常壯大起來,各路英雄好漢紛至沓來,而且門神還劃片轄制,各司其職。三國時期蜀國的趙云和馬超掌管河南地區;馬超,馬岱哥倆操的是河北人的心;不知陜西人怎么想的,竟將孫臏和龐涓這對冤家對頭供奉在一起;而漢中一帶張貼的多是孟良,焦贊這兩條莽漢子。
北京作為明清以后的政治、文化、商業中心,全國各地的文人、商賈、官宦、旅游者紛紛而來,他們也帶來了他們各自家鄉的神仙,除秦瓊、尉遲恭外,《水滸傳》里的解珍、解寶、呂方、郭盛,《封神演義》里的燃燈道人、趙公明,抗金英雄岳飛、韓世忠不拘朝代、不問門派,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京都,共同為京都百姓驅邪鎮宅。
哦,對了,門神的隊伍里還有一位捉鬼的鐘馗,不過不知道人們是不是覺得鐘馗終究是文人出身,斬妖驅魔這等惡事還是武將更為合適,人家門旁一左一右的“崗位”,終究讓秦瓊和尉遲恭占據,鐘馗只被被派去看守了后門。
關于門神的記載不少,戲曲也頗為精彩。明代文人茅維的短劇《閘門神》,最為有趣。
躊躇滿志的新門神上任來了,卻不見舊門神挪窩。于是新門神看舊門神便是一副邋遢相:“那戴頭盔將軍忒呆呆,你幾年上都剝落了顏色,甚滋味全無退悔?
舊門神卻不甘心卸甲歸田:“俺把門管事六七年,這門內人那個不威懼我。他是何等人物,怎便一朝思搶奪俺座頭?他不見俺雪白髭須,都為數年把門辛苦……”
相持不下,邀來各路神仙評判,一時間鐘馗、紫姑神、灶神,門外的和合神,都勸不動舊門神。九天門監察使來此:“這太平巷怎的穢氣薰蒸?呀,元來是那第一家舊門神作祟這方,又不肯讓那新門神管事,且不究他貪位慕祿的心腸,只看他吃糧不管事,怎弄得那家門面,直恁破?!庇谑?,舊門神被貶沙門島。
故事寫得生動有去趣,也把門神的世界當成了人間的寫照,在其位不謀其政,終究要被別人替代。人間正道,唯盡職盡責,才能讓自己不可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