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時間可以做些什么?可能是一不留神匆匆忙碌的身影,或者工齡超過20年帶薪休假的日子,也可能是三春不如一秋忙的農田勞動,據說還是孵出小雞誕生新生的跨越。
現在又多了一個可能,這就是呆萌寫作營的快樂時光。寫作大咖樊榮強老師主講的寫作課程,轉眼之間就要結束,期間簡書6次網絡直播課,連續寫作打卡21天,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再回首,風輕云淡。想過程,不乏艱難。
最具挑戰性的一次是訪談錄。要像記者一樣寫作,這是樊大咖的告誡,也是某一天寫作訓練作業,即采訪某人并將內容轉成文字稿。
那段時間剛剛搬到學校去住,決定找個陌生人面對面采訪,并鎖定校園晨跑路上的一個保安大哥。考慮到采訪對象身份特征,決定從工作、家庭、子女、愛好這幾方面提問,整個過程倒很順利,不過是搭訕聊天方式,泛泛而談,很表面的提問與回答,沒有深入,從效果看很遺憾并不成功。
這次形式成功但內容不成功的訪談,折射出東西很多,核心就是思考應該如何與人交流,才可以得到有趣有意義信息,而非表面的膚淺資料。我相信換個人來聊天,會聊出精彩的故事與感動來,因為你想獲得精彩答案不在于回答者,關鍵在于提問者。
這是自己的遺憾,又是訓練的成績,因為借此再次提醒自己看到問題所在。聊天時候關注對方需要是重要的,更要緊的還得及時跟進,就一個問題探討,如同挖井最重要的是深度,而不是挖幾锨換個地方。記得提問工作時,回答不滿意,還湊乎,應該及時追問為什么如此,不滿意為何還能堅持,會嘗試其他工作嘛,家人如何看待這份工作,如果不工作現在會干什么,等等。
看著是遺憾,其實是能力欠缺。看著是能力欠缺,也許正是努力方向。
回首整個呆萌寫作營訓練,收獲的不僅僅是上述反思,更多是欣喜。
首要收獲當然是遇到樊大咖,神奇的網絡因緣關注到樊大咖那篇無私奉獻的寫作秘訣雄文,才有了這段呆萌寫作營的精彩日子。而這個“呆萌”名字的寓意足以引人深思,生活哪里那么多的嚴肅,有趣味的玩著生活才是境界與真實,如同很喜歡的那個“扯淡”聊天群的名字。
當然,呆萌的玩是需要資本的,如同看似優哉游哉的人背后是常人所不知的艱辛付出。呆萌寫作講授的知識就是資本,樊大咖總結的問答思維可謂耳目一新,醍醐灌頂,揭示了思考的本質。
思考是什么,也許你知道是提問,是尋找答案,但是進一步的闡釋,系統化的思考,目前就是樊老師的大集成,如同這句“挖掘思維技術哪家強,請找呆萌寫作樊榮強”,不是廣告,勝似廣告,看似廣告,豈止廣告,誰學誰知道。
像記者一樣提問,像寫信一樣寫作,這是解決發散思維問題。注重生活細節,擁有發現美的視角,牢記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三個元問題,這是解決聚焦思維的問題。寫東西為了便于普通人理解,就要符合時間空間慣性邏輯思維線,表現為七種寫作方式,這是解決結構思維的問題。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還要用行動印證所以然,這才是學以致用堅持訓練的目的。
收獲之三就是結識了好多新朋友,非常厲害的同學。雖然時間問題無法閱讀太多文章,與同學交流亦不多,可還是記憶深刻好幾位年輕俊才童鞋,巾幗不讓須眉的義氣江湖二爺,熱心支持加油鼓勵的碧星、無聞、小栢,盡職盡責的值日生阿臻。雖然我會自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可是因為這些年輕同學的支持,使得這段日子充滿了快樂與意義。最初值日打卡時多有不盡如意地方,解釋后同學們諒解很多,甚是感動。感謝大家,原本素不相識的我們,一起加油向前走。
繼續說下去,收獲無法一一道盡,我想大家共同的收獲是堅持到了最后,再次證明了意志力并不稀缺。我想樊老師也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可正因為他比普通人付出更多一點點,稍稍努力一些,堅持去做事情更久一些,才獲得了截然不同于大多數人的成就,樊大咖就是大家的榜樣。當然還有不少同學,從作業打卡看,似乎不盡人意,可是我想因這個經歷,必然同樣留下了值得思考的收獲。打卡只是形式,重要的是熱愛生活堅持做有趣的事情。
期間如果說意外收獲,或者叫巧合,還真的不少。一是同步開始了每天一萬步的清晨慢跑,我想會繼續堅持下去,風雨無阻,強身健體,錘練意志。二是開通過了個人微信公眾號,雖然純屬自娛自樂,也希望作為激勵寫東西的載體,早日把曾經文字整理曬曬,丑媳婦終究見公婆,亦不樂乎。三是知道了簡書這個文字平臺,說實在也是很棒的地方,感覺與知乎同樣值得重視,期間僥幸有篇作業竟然通過首頁投稿,后來有專題也提示推薦到首頁,知曉這是一個公平地方,希望偶有好文可以在此分享。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秋收時節,呆萌營里話分別,如同雨雪紛紛的不舍。可是,只要我們繼續堅持夢想,堅持行動,時間終會回報我們驚喜,歲月會饋贈我們智慧,哪怕一點點也足矣。
想起電影“阿甘正傳”里的那個小男孩,慢慢長大的大男人,堅持不停跑動的身影,仿佛就在身邊掠過。就讓我們像阿甘一樣,像阿甘那樣奔跑吧。
如此,方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