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會說話比會做事情重要的多。不管你埋頭苦干做多少事情,如果默默無聞,不善于表達,就視同沒做。如果會表達,即使做的不多,可能別人也會認為你做的很多。所以擁有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真的是很幸運的事情。
?一是被認可欲。被認可欲,在心理學上可以解釋為“尊重需求”,即一個人能做出與他人的期待相對應的結果。一個人得到了別人認可,就會產生回應期待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有些麻煩的要求,對方也會欣然接受的。如,妻子想對不愿意做家務活的丈夫說:”你把窗戶擦擦,我忙不過來“妻子以一種命令式的態度說話,丈夫多半會說NO的,即使做了,也會不情愿的。如果妻子換一種說法:”你個子高,能夠到更高的地方,窗戶能擦的更亮,”這樣一說,丈夫就會躍躍欲試的。這就利用了“被認可感”這一措辭突破口的,這種說話,雖然不一定能保證丈夫百分之百能擦窗戶,但至少不會讓他感到不快的。
二是非你不可。非你不可,就是告訴對方:只有你能辦到,別人不行,一般人都喜歡“非你不可”的特殊感,聽到這樣的話,就會感到一種僅限于自己的優越感,從而樂于回應對方。如,你想讓部門的同事幫你做個PPT:“小李,聽張經理說只有你的PPT做的最好,所以,我想同你學習學習,”這樣一說,小李就會覺得,連領導都說只有我的最好,馬上,自身的優越感迅速提升,就會有求必應的。
三是一起做事。同別人一起做事,喜歡和別人一起做事,人的本能,利用好這種本能,就是麻煩的請求,也容易說動對方的。如,小芳想讓不愛運動的爸爸開始鍛煉:“爸爸,多運動運動吧,”這樣說,爸爸也未必能同意的,習慣養成了,很難改變的。如果小芳換一種說法:“爸爸,我想晚上跑步,但我一個人害怕,你能陪我一起跑嗎?”這樣一說,做父親的沒有哪個不愿意陪自己孩子的,無論惰性如何。
四是表達謝意。僅憑一句謝謝,就能拉近與別人的距離感,使對方很難說出:"NO"。這種說話,在心理學上稱為“互惠式好感”,即一個人接受到好意后,就會產生向對方回報以好意的心理。如,你想讓單位的保安幫你把桌子抬到二樓去:“請幫我把這桌子抬到樓上,謝謝啊!”對方可能很容易被說動,單就一句“謝謝,”就會瞬間產生信賴關系,所以就會不好意思拒絕的,訣竅就在于,提出請求后,趁對方還沒有來得及思考和決定的時候,立刻說出'謝謝"二字,所求之事一般都會如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