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么滋味,才不枉來走這么一遭!
—— 三毛
貧瘠的撒哈拉,在三毛的眼里生出了花。
她懷著一顆美好的心,忘記了惡劣的環(huán)境,
被那廣袤的自然,美好的沙漠風(fēng)光深深的吸引。
而我們這些渴望流浪卻無法成行的人,被她深深的吸引。
她讀書,寫作,流浪,
影響了一代一代人。
告訴我們遠(yuǎn)方如烈火一般炫麗
而她則是在撒哈拉沙漠播下烈火的種子。
我們喜歡三毛,
因為她無拘無束的生活,
因為她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三毛的經(jīng)歷在當(dāng)下這個年代無疑也是鶴立雞群的。
放在今天她所做的一切仍然可以稱得上傳奇。
三毛的文字沒有太多的華麗辭藻,記錄生活似的語言,平淡而多彩。她向我們展示了撒哈拉沙漠的普通生活,而她也將自己默認(rèn)為撒哈拉的一份子了。
【率真、善良、正派、熱情洋溢】
她自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的藝術(shù),她欣然接受荷西為她準(zhǔn)備的撒哈拉的家。在她的小王國里,她用棺材板做沙發(fā)和家具、拾來舊輪胎做坐墊、小玻璃瓶做風(fēng)鈴、沙漠中撿來的駱駝頭骨做裝飾。
她的家中到處充滿了“奇思怪想”,活潑浪漫。同時她也是一個慷慨的女主人:即便沙漠物資緊缺,她仍是毫無保留的與其他人分享。
她目睹了沙漠人民的貧窮、無知與落后,但是她始終尊重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鄰居們總是到她這里張口借這借那,她卻有求必應(yīng)。她開車從來都不吝惜的邀請路人同坐,即使被羊弄臟了車廂也只是像記敘一樣說說而已。還有她對啞奴一家無私的幫助。雖然她也時時好奇沙漠的各種奇聞軼事,比如專門去澡堂子看撒哈拉的女人們洗澡。但是她只是好奇而已,她沒有評判過任何。
她的筆下還有很多生動的人物,冷酷的軍曹用酒澆去對當(dāng)年慘事的記憶,卻用鮮血溫暖了他仇恨著的撒哈拉。
巴西里和沙伊達(dá)用自己的身軀和刻苦銘心的愛情獻(xiàn)給了沉睡著的撒哈拉沙漠。
當(dāng)然還有她和荷西,真誠的生活在這個地方,既有每天的柴米油鹽的平淡,也有為了一個石頭,差點命喪沙漠的熾熱。他們用熱愛呼喚著撒哈拉向自己敞開懷抱。
即使是以自殺結(jié)束自己在凡世的生命,但也許她的靈魂始終以各種方式探索著。
流浪不是一次長途旅行,也不一定永遠(yuǎn)在路上;流浪是一生的心靈自我探險與救贖,畢竟,我們每個人心里都住了一個“三毛”。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