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是臘八節(jié),婆婆一早起來煮了一大鍋臘八粥。吃著香噴噴的臘八粥,忍不住拍了張照片上傳到微信朋友圈,沒想到引來無數(shù)的點贊和評論。有夸贊煮的臘八粥好吃,艷羨不已的;也有說都忘了臘八這一茬,沒能吃上臘八粥遺憾不已的。
說起臘八節(jié),記憶里倒是還有一些印象的。小的時候,每年到了臘八節(jié)這天,母親都會一大早起來,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糯米、紅豆、綠豆、紅薯、花生米等各種食材放在一起,用大鍋熬上一兩個小時。糯米是頭一天晚上用溫水泡了整整一晚上的,自家種的紅豆綠豆花生米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甄別的。母親一大早就起來忙活,把各種準(zhǔn)備好的食材小心翼翼地混在一起,放進(jìn)家里煮飯的大鐵鍋里,再盛上莫過食材的井水,加上些許鹽,有時候也會放上一些自己腌制的臘肉,用大火煮上個把小時,再用小火慢慢熬半個小時左右,直到糯米的馨香飄散到房前屋后的每一個角落,紅豆綠豆花生米都燉熟透的時候,臘八粥才算大功告成。每每這天早上,我和哥哥都是被臘八粥熬出來的香噴噴的味道給弄醒的。美美地享用一兩碗臘八粥后,我們才懷著愉悅的心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xué)了。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個節(jié),只管吃就是了。不過,記得那個時候總會問起母親咋要吃臘八粥,母親跟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典故(母親是個對歷史比較感興趣的人)。說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的時候,因為肚子餓沒吃的,就將老鼠拖到洞邊漏下的谷子、豆子什么雜七雜八的東西放到一起煮成粥填肚子。后來他登基稱帝后,甚是懷念兒時的這一吃食,遂吩咐御廚按照他回憶的法子,做上了這么一道食物。后來他的這一吃法也在民間廣泛流傳直至延續(xù)至今。 這是留在兒時記憶里的臘八節(jié),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臘八粥,說著臘八節(jié)的由來。
后來,我和哥哥都長大了,外出求學(xué)、工作的日子拉遠(yuǎn)了我們跟家的距離,父親和母親也因為生活遠(yuǎn)在離家很遠(yuǎn)的地方打工。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的習(xí)俗也就只停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了。隔著幾十萬里的距離,臘八的這天我們也能接到父母親的問候,提醒我們吃臘八粥。有的時候真心忘記了,有的時候想著去買一碗嘗嘗。然還是那樣做成的臘八粥,卻怎么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之后的好些年,我們都沒有嘗到母親做的臘八粥。適逢臘八時節(jié),或是我們在外求學(xué)工作不在家,或是父母親在外務(wù)工不在家,我們都沒能聚在一起嘗嘗臘八粥。為了滿足我們的愿望,母親便會選擇在過年大家都在家的時候,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精心準(zhǔn)備一番,為我們熬上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雖沒有應(yīng)著臘八的光景,卻也是了卻了對我們味覺的心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