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說《呼嘯山莊》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喜歡,“心靈好了,相貌自然會好的。”美容院也有這樣一句宣傳廣告:“女人三十歲之前的容貌靠父母,三十歲以后的容貌靠自己。”這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美容對一個女人的重要性,而一個人表露在臉上的心境、生活狀態、內心情感、品質是騙不了人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臉,一臉柔和慈祥如薛寶釵、眉間一抹憂愁總也抹不去的臉如林黛玉、劍眉星目英武剛強如關公、橫眉冷對千夫指如魯迅、也有面露兇相、睚眥必報之人如范睢,但是也有這樣一種臉,這些臉不能正常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就像戴著一張張面具,久而久之,這些面具真的就長在臉上了,甚至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也因為這張面具而被人誤解。
? ? ? 當一個嬰兒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他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父母會根據孩子的哭聲滿足它們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這個時候的哭聲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慢慢地,孩子到了記事的年齡,當他們還不知曉成人社會里的游戲規則,在一群大人逗弄孩子的時候,孩子心里即使不愿意,也不能通過哭、發脾氣等表現出來,否則這個孩子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他們過早的就被大人戴上了所謂彬彬有禮的面具;身在江湖,經常能看到背后互相猜忌、互相拆臺、貶損彼此的兩人在人前也能夠和顏悅色、笑意盈盈,殊不知笑臉中那譏諷、不屑的眼神騙不了旁人,他們戴上了一張“微笑”的面具;選秀節目的選手遭到淘汰之時仍在臺上強顏歡笑,那笑臉掩飾不了眼角的那份落寞,他們戴上了“堅強”的面具;有的人不論喜憂總是皺著眉頭、板著一張臉,好像這個世界虧欠他一樣,久而久之,他就戴上了一張“厭世”的面具。
? ? ? 小區里有一個看門的,不茍言笑、整天板著一張臉,和他打過交道的人心情很不爽,前兩天終于有幸和此人過招,簡直名不虛傳,我準備把兩本書暫時放在門房出去一下,他不耐煩的說:“給誰的”,以往像這種小事,其他幾個看門的大爺總是微笑著為這些業主服務,所以當時我的火氣就上來了,直接忿了回去“不放了,不放了,沒想到物業上就是這樣對待業主的”。事后,我又想了想,覺得他雖然語言不慎禮貌,但是心畢竟是好的,但是因為他那看似不友好的“面具”,加上沒有用合適的話語與人交流所以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因為生活中他總是以這樣的嚴肅、皺眉的形象示人,不論生活幸福與否,因為他戴這樣的面具太久了,所以面具就長在臉上了。當我想到這一點,突然間很震驚,我們何嘗不是戴著面具生活的人,除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能夠做回自己,如果時間久了會不會也像這個看門人一樣,最終長成一張令自己討厭的臉。
? ? ? 面對生活中的起落沉浮,我們的內心會有不同的情感,而這些情感表現在臉上就是各種情緒,善于偽裝的人會戴上了面具,但是長期在這樣內心、外在世界不協調統一的情況下終究會心理失衡,身心俱疲,所以我們能看到一張張表情各異的面具臉;想一想,我們有多長時間沒有會心一笑,我們有多長時間沒有真心流淚,從現在開始,讓我們面對快樂的事情開心大笑,悲傷之時盡管嚎啕大哭,任憑各種情緒自然流露,而不是壓抑真實的情感,卸下防御性的面具,這樣的人生才堪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