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刷朋友圈看到
曾經勸過別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天來看,這種想法很自私,并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看到這句話我其實很感慨,因為這個問題我想過不下四五遍,但是當時有點晚了就沒有回復。整理下自己的想法寫在簡書上吧。
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想過,或者在生活中遇到過對于要不要委屈一下自己讓別人愉悅一下。拿我自己來說,之前很喜歡一個姑娘。素未蒙面,但是就是喜歡。一把年紀還搞的像網戀一樣確實有點害臊,但是沒辦法啊,喜歡啊。在我看來,既然這一刻我是喜歡你的,我就會表現出來,沒必要藏著掖著,喜歡這種情感本身讓我感到愉悅,我就大膽的接受它,享受它。姑娘也覺得很開心。問題是我跟那姑娘山南水北,都共飲不了長江水。所以姑娘的表現就有點曖昧了。然后好好的喜歡讓我時而感到煩躁。我考慮了下確實不可能走到最后(原因就不詳述了),就跟姑娘挑明了雖然我現在很喜歡你,但是我卻不準備喜歡下去了,因為這份情感對我的困擾超過了我從中獲得的喜悅。姑娘當時就說我自私。我想了想,告訴她:
是自私啊。人的情感都是自私的,不管是讓別人更舒適而做的決定還是讓自己更自由做的決定,都是自己內心價值的考量。有些人從不受規矩道德束縛中獲取愉悅,有些人從滿足他人中獲取愉悅,更有些人從犧牲自己中獲取愉悅。然而不再能從中獲取更劃算的愉悅的時候,就選擇放棄了。
姑娘聽了之后表示很贊同。是啊,就是這么善解人意的姑娘。
差點跑題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 可能今天你明知道送摔倒了的老奶奶去醫院會讓你上班遲到被老板罵,但是你還是去了。因為你覺得這樣做可能更苦更累但是你內心愉悅。可能你不會去,那就是你覺得這樣做所獲得的并不能去超過甚至于平衡你付出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己內心價值的取向,你可能說我有時候什么都不想就是想這樣做,而恰恰那個時候你只是覺得那樣能讓你更愉悅,比如很多人失戀了喜歡發呆一個人旅游瞎溜達等等。沒有一個人做的那件事是自己很難受就是不想做一點愉悅都沒有獲取不到任何內心的滿足一點也不符合自己內心的價值取向。
比如我有時候會在簡書寫文字,沒有報酬沒有人追捧有時候還要被人批評,但是我覺得把我的想法說出來讓我之外的人了解到甚至會有一兩個人認同這件事就是讓我很滿足的一件事。但是我也會因為懶因為有時候忘記而沒有周期性的來更新文字。
所以別裝了,你也就是個自私鬼。時時在考量,哪個選擇更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