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理解的安全感是什么?
我要說的是什么概念?
上次看了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2》,我看里面的大多數動物的反應速度都極其快。它們的眼睛都是長在大腦兩側的,少數動物長在前面(黑猩猩等)。這些動物能看的視野范圍幾乎就是全視角,它們為了生存,全視角觀察周圍的事物,一旦有情況立馬反應。
人類的眼睛長在前面,視角通常只有120度,少數人例外。人類為什么敢選擇放棄全視角呢?
全視角多好呀,可以時刻監控周圍的一切,并且能時刻對當下的情況做出反應。
你有沒有發現,正是因為這個全視角帶來的好處,導致全視角的動物只能時時刻刻關注周圍的所有正在發生的事,它們沒有未來,于是這些動物被永恒地困在了當下。
它們不敢放棄全視角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它們生存的需要,畢竟對于動物來說活著才是最大的意義。
正是因為它們沒有敢放棄全視角,導致它們不能長期集中觀察任何一個點,最終導致它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從未有機會發展出大腦皮層。
要讓動物放棄全視角就是相當于讓它們放棄100%的安全感,人類放棄了全視角,選擇了用合作來彌補那部分安全感,從而得到了進化。
雖然我們眼睛的視角不是全視角,但是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足不出戶知天下。于是,很多人又再次選擇了全視角,甚至超越了全視角。
他們無時無刻不關注周圍發生的事情,生怕漏掉了什么。
下面這些例子,看看有你的影子嗎
你知道最近的熱點新聞是什么嗎?
你知道某某和某某分手了嗎?
你知道誰誰誰現在混得怎么樣了嗎?
我昨天圍觀了兩個潑婦罵街,你想不想知道有多精彩?
我英明分析了王寶強離婚的種種消息,同時參考了各路大神的分析,我在網上連續耗費了數個小時,剝開迷霧重重,最后終于發現了王寶強離婚的根本真相,然后突然發現:說好的早起,結果還躺在床上。
如果我放棄了這份穩定的工作,要是萬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不就完蛋了,我還是繼續在這里干吧。
上次聽朋友說保險都是騙人的,你可千萬別買呀!
聽說他干的是銷售,嫁給他恐怕不靠譜吧,萬一連續幾個月沒工資,那不得愁死了?
昨天我看到了一個月利率30%的產品,穩賺不賠,我的好多朋友都加入了,你也來試試,一點錢就可以操作了。
聽說他干安利事業。哎呀,什么直銷,傳銷呀!千萬別被騙!!
我在他身邊沒有安全感。
今天分享的概念是:安全感是什么
這個概念為什么重要?
一個人追求100%的安全感就是活在當下,于是他的注意力時時刻刻放在周圍發生的每件事上,沒有辦法長期深入思考、長期深入觀察。
他會害怕那些不確定的東西,他不會去思考事物的根本邏輯,從而只用直覺來判斷他所遇到的一切。
他擔心錯過周圍的新鮮事,他恐怕自己沒有跟上節奏,他對別人的以偏概全深信不疑,他甚至會不愿意和任何人合作,因為他感到別人都做不好,他生怕別人利用他放棄的那部分安全感。
你應該不想自己一不小心就陷入各種熱點事件中吧,你應該不想自己變成那種成天擔心這里不好那里有萬一的人吧?
最重要的是追求100%的安全感會讓你不能活在未來,只能隨時關注現在的一切。
這個概念普遍被如何誤解?
追求安全感是沒有錯的,追求100%安全感就是被綁在永恒的當下。
我們混淆安全感和安全
安全感是一種感覺,追求100%的安全是沒有錯的,追求100%的安全感就是不合適的。
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我們生活在隨機世界里》,在隨機世界里,一件事的成功與否就是概率事件,于是你總是想追求100%的安全感,很明顯是不可能的呀!巴菲特作為一個投資人,他再怎么牛也不可能100%篩選到能長期上漲的股票啊。
既然是概率事件,很多投資機會成功率大于50%就可以賭了,因為在長期來看,做這件事一定會有賺頭。創業的基礎成功率為1%或者更少。所以,如果你要創業,那么你就要知道這事在這樣的概率下你成功的可能性確實很低。如果你認為你干的那個項目是100%能成功的,那么,我只能說一句:你過度自信了。
于是,那些追求100%安全感的人,他們不可能去選擇創業,萬一他選擇了創業就是因為他盲目自信到自己的成功率能達到100%,龐氏騙局一般就是這類人喜歡進的,因為他們追求100%的安全感,于是騙子說:投資我這里就是100%安全的。
你要是一旦給他們說這件事很有可能成功,但不是100%成功,他們一定會說:那個太危險了,萬一不成功的話……
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怎么回事?
追求100%的安全感實際就是這樣:
時時刻刻關注身邊可以被關注的東西,而且生怕害怕有被自己漏掉的。
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長期地、深入地思考。
正解這個概念有什么意義?
理解了安全感這個概念,你就知道了放棄部分安全感可以讓你的大腦得到解放,你開始學會不在意周圍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從而你的注意力可以為你自己所用,而不是被困在時時刻刻發生的每件事上。
只有放棄了部分安全感你才能與人合作,不然你總會擔心“萬一”,萬一他背叛我,萬一他能力不行,萬一他……只要你去想那些“萬一”,你能想無數個,最后你只會得出一個結論:我不能和他合作。
這里有個例子,我媽聽說了一個親戚家的房子找裝修公司被坑了,然后我媽的大腦就得出了一個概念:所有的裝修公司都不行。于是親戚一句話,我媽就堅定地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為了改變她的這個概念,特地給那個親戚說了一整套的以偏概全的例子,那個親戚的頭腦很靈活,很快就懂了。然后親戚給我媽講,結果還是不能改變我媽那已經生根發芽的概念。親戚植入的這個簡單的概念我要用千斤之力才有可能改變(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四兩撥千斤吧)。
我已經從很多個例子中深刻地意識到思想這個東西,真的很難改變,就像你徒手扳斷鋼筋那么困難。
病還有藥來醫,思想生病了,有什么藥?
有個詞形容最好“洗腦”,對,就是這個詞。
要是有能迅速洗腦的工具就好了。
如果你的家人、朋友也十分固執、執著甚至大都喜歡追求100%的安全感,你怎么辦?
如何正確使用這個概念?
試試關掉你的朋友圈(或者只看幾個人的朋友圈),嘗試一個人獨處幾天,嘗試不去看別人都在看的電視劇、節目等若干天、把手機靜音若干天……
打破原有的慣性不容易,即使是在外人看來的一小步,對于當事人來說都是一大步。
貴在出發,改變畢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
感到困難的時候,不妨對自己說:相信我,你并不孤獨。
錯誤使用這個概念有什么可怕之處?
我們說的是放棄部分安全感不是放棄所有安全感,放棄所有安全感就完蛋了。我們說的安全感和安全是不一樣的。
我們說的放棄部分安全感不是讓你去冒險,上一篇我說了一個自己的例子“盲目篤信租車生意不錯”,我當時是在冒險,不是放棄部分安全感。
這個概念與其它重要概念有什么重要的聯系?
避險
投資的剛需是避險,而不是冒險。
你必須要能夠放棄部分安全感,你才能更理性地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