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說個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吧,馬云,他最初的正式工作是大學英語老師。可算是個鐵飯碗了。但馬云并不安分于做教師,沒多長時間1992年馬云做起了翻譯社,前期很艱難,有朋友勸馬云不要瞎折騰了,但他還是堅持做下去,于是他開始擺地攤賺錢來養翻譯社。歷經三年,海博翻譯社實現盈利,后來成為杭州最大的翻譯機構。這是馬云做的第一次就是翻譯社,做成了。
? ?而第二次就是去義烏拿貨做小販,賣雜貨,內衣,小商品擺地攤,如果做小販不成功,他就養不活翻譯社了。事實他也做成了。
? ? 第三次是中國黃頁,那是1995年也是中國第一家正式網站。也是中國人互聯網創業的先驅者,完全沒有先例可借鑒。他只是偶然去了次美國,看到人家用互聯網很神奇。他就有做互聯網的想法,并馬上執行,后來也做成了。當時也非常艱難,馬云只有幾千元,東拼西借才十來萬。而且當時沒人相信互聯網,也不懂互聯網,說馬云是騙子。最凄慘的時候,公司賬戶上只有200現金。而馬云以他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從0做到了幾百萬。
? ? 第四次就是阿里巴巴,1999年,互聯網公司開始大發展,當時是阿里巴巴剛開始,同樣很艱難,只有50萬的啟動資金,小得可憐。因為當時的大型門戶網站的廣告費就這個數了。但現在大家都知道,阿里在美國上市了。
? ? ?第五次就是淘寶網。這里就不多說了。大家也都看到了做得到多牛。
?現在下面才是正題,這可能會對你有極大啟示。這些都是能決定成敗的思維。可能影響你一生。
? 有些人就是做一樣像一樣,做一行成一行。馬云只是其中一個。而有些人做什么都有不成。那什么在影響著人的成敗?
? ? ?一、抓住用戶的需求,這就有機操控用戶了。馬云每次都抓住了這點。1992年杭州有很多外貿公司,翻譯需求大,但沒有一個正式翻譯機構,這是馬云做翻譯社的原因。其它也一樣子,用戶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會有人買單。好的項目都有這樣的特征,不是用戶需求,就是用戶的痛點。而且越強烈越好。如果你的項目沒有這兩點特征,或者強度太小,建議立即停止 。
? ? ?二、盈利。好的公司一定要盈利。但盈利不等同于賺錢,而賺錢可以等于盈利;就像地球等于星球,但星球不等于地球。賺錢就是你把產品賣出去有錢賺回來就可以了,而產品如何并不重要,甚至行騙,忽悠什么的都可以。但盈利則是雙贏的模式,就是老板能賺錢,而用戶又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并且持續購買持續盈利。各得所需,佳大歡喜。
? ? ?這是做大做強的基礎。
? ? ?三,心態才是最終決定成敗的關鍵。這也是我多次失敗之后才悟出來的。
在創業之前,必需先思考清楚幾點:
1、自己是否具備了創業的想法?
2、自己是否具備了創業的心態?
3、自己是否具備了創業的思維?
4、自己是否具備了創業的精神?
? 馬云在早期就已經表現出這種精神,心態和思維,他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學,大學期間又是靠自己,打工賺錢交學費,才完成學業。身外的事物,無論有多難,都有辦法解決。但內在的心態,是無法借來,或者買來的,它必需在人的經歷中一步步歷練,領悟成長起來的。無論多好的項目,再牛B的盈利模式,心態不正,也做不成事。
? ? ?以前在學校讀書時,有個教師很利害,也有很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同時教同一個班,但任何時候,都總是有人能考100分,又總有人不合格。所以能決定成敗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決定。
? ? ?心態,精神,思維,這些才是關鍵。有了這些根本上的東西,你也能做一行成一行。而大部分人失敗的原因,大多都能在以上幾點中找到原因。如果在創業之前,發現自己并不具備以上的要素。建議找份工作,認真踏實的好好干。如果硬要創業,成功概率實在太低了。除非你的運氣非常非常非常好,就像有些人買彩票,無意中,中了五百萬。但概率有多大呢?
==========華麗麗的分割線============
本文原創作者:渡明,轉載請經許可!如有想法請盡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