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牡丹亭》
只為遇見更好的她,休病三月。
晚上讀蘇軾的《江城子》,甚是動容。“十年生死兩茫茫,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不思量,自難忘”,楊過站在絕情谷,由此詩想到自己和龍兒,含淚縱身而下。抑制不住內心的沖動,偷偷地看了幾集《神雕俠侶》,和之前的感觸竟是決然不同,淚水濕潤了眼眶。金庸先生真是至情至性之人。“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為何之前只看到了恩怨,內中的滋味,卻怎么都沒讀出來。也許是真的動情了吧。
時常在想,自己資質平平,為何能夠走到今天。假若自己沒有這從小的疾病,這兩年也不會有如此華麗的蛻變吧。是的,老天爺是如此的公平。如果不是這樣,自己必定像身邊的人一樣,庸庸碌碌,平凡的了此一生。
感恩苦難,是它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當然,人人都會經歷苦難,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面對它時的態度。自己之前一直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恐懼,有所回避。直到遇見了她,也許是太喜歡她,太在乎她,所以不能容忍現在的自己,讓我清醒的思考自己,直面自己的恐懼。這可能就是就是,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吧。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中,養病的同時,也要好好的修煉自己。其一,形象氣質要更上一層樓。其二,多看書,練習寫做并日更;學會表達溝通,說話和演講。其三,練習發聲。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夜星辰滿天,明月高照。幽遠而空明的夜空一塵不染,令人心境開闊。是啊,這點挫折有算得了什么呢。王陽明的《泛海》正合此情此景,記之共勉。
險夷原不滯吾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景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空。
? ? ? ? ? ? ? ? ? ? ? ? ? ? 2017年3月9日晚 于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