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14年寫的,如果那個時候接觸到,且有商業意識,還真是可以試試。即使到了現在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說說我第一遍記憶和認同的點。
1. 最核心的還是產品,一定要能解決問題,當然最理想的還是差異化產品,或者更加質優的產品。產品一定是要以實現客戶價值為中心,不做自我yy的“藝術家”。
2. 要有流程體系,好復制。這個流程是針對各個崗位的,這樣員工更替的時候有交接。其實機構大了或者連鎖經營會更凸顯,所謂大機構病就是流程繁瑣。能發揮出人的最大主觀能動性才是好的制度。
3. 關于吸粉。這個是建立新客戶魚塘。先定位很重要,這樣才能有客戶畫像,然后要設置誘餌,下勾子勾進來。書中有15種方式,確實也是現在大家在做的事情。有價值的地方一定是實操過知道哪些路走的通哪些走的不通的。也是要看什么核心產品啦。
4. 有點有意思的,性價比最高的核心產品反而是引流產品,利潤高的是哪些不起眼的周邊,如小米的耳機音響等,新東方的學游(概念認同,但新東方最高利潤的還是大班課)。有啟發。關鍵還是成交三把金鑰匙:信任,有用,無風險。
5. 撈魚這塊也著墨頗多,對體驗課的線上線下的活動設計,如何設計一場招生活動,體驗課的方式,優惠方案等等,可以變成課程賣給校長們。應該再加個opp講座培訓。
6. 后期,也就是如果促進老客推薦,這才是真正的利潤點,賣新客產品只要不虧本就行。也就是4中所說的理念。因為促進已經建立信任的老客戶再次購買高階或者VIP課程是一個方式,另外的就是要使他們被動介紹。靠客戶主動介紹的往往容易斷層,這個體會我最深了,要想辦法設計讓他們被動推薦,書里寫的不太明確,我還會再讀這個部分。
以上是初讀的收獲,讀的過程中感覺更適合k12的招生和藝術類別,不太適合留學這樣細分領域。不過有些環節如流量,群運營,和引流,老客這幾個環節我會分開再讀讀。
這個主題,現在培訓也不少,自己還沒有形成批判性思維,還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那這個月的學習主題就它吧。線上運營的模式一定是未來主流啦,我現在要規劃一下時間,管理好精力來學習,并且得有個口子可以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