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稍嫌破舊的教室里傳來溫柔的聲音,“看到春天里的花,你們想到了什么?”
陽光透過玻璃的折射下,空氣中跳動著塵埃,被映照得紅彤彤的孩子們端坐在課桌上,有的擠眉弄眼,有的發出“花,小花..”的喃喃聲,有的盯著老師的臉發起了呆。
有一位學生想到了什么,舉起了手,在老師的微笑示意下大聲說道:“美!”
旁邊的女孩子聽完就發出了“咯咯”聲,隨后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嬉笑聲。
講臺后的老師大聲響了句“安靜”,在身后的黑板上寫著“花”的下面寫下“美好”,筆跡清秀,就像寫下它們的人一樣。緊接著在花的右邊,又寫下了“太陽”兩字,同時那溫柔聲音再次問到“看到了太陽,你們又想到了什么。”
此刻教室里的孩子們沒有了之前的羞澀,各個大聲回答“紅彤彤”“熱”“溫暖”“像個老公公”,在一片喧鬧里,老師同樣在“太陽”的下方,寫下了最多被喊著的詞——“溫暖”。
白色的粉筆敲擊在黑板上,“噠噠”,噠噠”,顯得很有規律。在這段單一的音調里,仍背對著教室的老師說出了最后一個問題:“如果看到了光呢?”很快,很多孩子邊舉著手,邊嚷了起來。
這時,老師轉回身,露出了藏在“光”下面的兩個字,那是“希望”。幾乎很多孩子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這群平均7歲的孩子們此時都還不認識這兩個字。
年邁的老師看著底下的孩子們,用她獨有的溫柔嗓音說著“花,太陽,光,在我們的周圍隨處可見。美麗的花兒隨四季變化,一個輪回后又是百花綻放。太陽總是溫暖大地,但有時也會被烏云遮住。光一直都在身邊,我們有時會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在漆黑的夜晚,當星光和月光撒向大地時,人們便不會害怕黑暗。在這世界上,美好,溫暖,希望,是我們擁有著最寶貴的三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