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主要講的是地主家兒子徐福貴,整日游手好閑,不諳禮數,因為沉溺于賭博,將家產地產都輸了個精光,家敗了,氣死了父親,良田豪宅均拱手送給了龍二。
為了維持生計,他硬著頭皮從龍二手里討來五畝田地,與家人一道勞動,從此過起了農民生活。母親病倒后,福貴在去城里的路上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在戰場上忍饑挨餓,九死一生。后來成了解放軍的俘虜,才撿回一條命。回到家中發現母親已經故去了,女兒鳳霞因發燒耽誤醫治也變成啞巴了,原本好好的一個家變得支離破碎。
世事無常,地主龍二因不配合人民政府,被判槍決。福貴很慶幸自己當初把家敗了,不然槍斃的可能就是他而不是龍二了。隨著時局動蕩變化,福貴的家人因近乎荒謬的原因逐個“凋零”,他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與一頭老牛為伴,那頭牛也叫福貴。
合上書,我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我又將同名電影《活著》看了一遍,電影的結局雖然不是以悲劇結束,但是對于福貴這個人卻刻畫得栩栩如生;于是我又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福貴》也看了一遍,再回看小說,對此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書中主要的女性都是善良、勤勞、樸實、溫柔的,她們遵循傳統道德,在任何時期都以善良的心態對待人和事,她們期盼著美好的生活并時刻為之努力,可惜上天早早地奪走了她們的生命。造化弄人,上天遲遲不肯收走福貴的命,讓他去承受那么多次生離死別,去忍受心如刀割的痛楚。為了活著,福貴改變了自己。是生活,更確切地說是生存的強烈欲望改變了他。
家人一個接一個相繼去世,福貴被一次次打擊,這里面,不僅有活著的真正道理,還有對世界的樂觀態度。他沒有抱怨、仇恨,而是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抱著樂觀的態度活著,這才是“活著”的真理。活著本身就很艱難,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了,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了。
一部《活著》,讓我們體會到時代的更替與社會的變遷。看福貴的一生其實也折射了現代中國的歷史,他的悲慘不僅是由于年輕時埋下了惡種,更多的是因為底層人物不得不被時代洪流裹挾著,隨波逐流。
我們要像福貴那樣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也不要被困難嚇到,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命運的捉弄,去迎接未知的將來。就像作者在他的序中寫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