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語中子夏說過: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在教師生涯中,我們要堅守的就是終身學習!這一次非常榮幸的接到蘇校長讓我跟隨電教室李主任、曾主任等優秀教師的腳步一起去深圳坪山學習的消息,讓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
我們團隊在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后終于到底指定地點——深圳坪山
一、上午場
? ? ? 2019年12月14日早上八點由主持人——唐元毅(宜賓市翠屏區教師培訓與教育研究中心原總支書記、主任)宣布這次的研討會正式的開始,并介紹了本次大會的流程以及各位專家、名師。
? ? ? ?同時也介紹了這一天的內容分別為:上午時分的主題報告和下午場的專題報告,在進行主題分享前,請深圳市師資匯通教師培訓季候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平主任來進行開幕致辭,李主任講到聯盟的組成是全國各地一百多個名師工作室一起在互聯網形成,讓教師的學習和培訓方式能夠更加優秀、更加有效!
? ? ? ?第一位分享主題報告的是來自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研究中心主任——魚霞主任,魚主任與我們分享了《未來教師隊伍建設的新命題、新理念、新思路》,借助三個命題:
命題一:國家層面對教育的重新定位
命題二:新時代教育必須“九個”堅持
命題三:國家層面的教育重新定位、教育方針的新要求
并對未來教師隊伍的建設,給出了六個思路:重師德、興師范、夯能力、破瓶頸、提待遇、強脫貧,對未來教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方向。
? ? ? 隨著短暫的休息時間過去,第二場主題報告也開始了,是由深圳大學師范學院的張兆芹教授進行對《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重構及其教師學習與培育策略研究》的報告。
? ? ? 張教授從大家是否滿意現階段國家培訓體系來方面切入主題報告,并非常贊同一位老師說的“好教師不是培訓出來的,是自我建構、自我領悟、自我體驗出來的”。更是從以下四個主要內容來闡述: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智能時代我國教師專業發展面對的挑戰
三、我國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的重構
四、新評價體系視域下教師學習與培育策略
? ? ? ?張教授以自己最近的研究的“教師如何教”“學生怎么學”和“微團隊建設、微教學改革和微課題研究”的主題告訴我們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告訴我們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二、下午場
? ? ? 下午場的專題報告由李更生(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中心教授)的《互聯網+名師資源:教師培訓課程與資源供給側結構性變革》主題正式展開了,李教授從現象觀察、終點思維、遷移思維及其對未來學校特征對供給側思維來分析,并對工作室學習的核心特質到底是什么,是實踐性?情境性?問題性?個性化?師門制?其實核心特質是在工作中學習,做學習中工作!與工具工藝、學習形成、知識內容來闡述不同層次教師不同知識的供給。
? ? ? 李教授的精彩報告后江蘇省南通市中小學名師培養導師團副團長——郭志明團長《名師工作室的高品質發展、品牌建設》主題報告中以高品質工作室的樣態呈現和名師工作室品質建設發展品牌來敘述,對工作室的呈現以“四有六要”、團隊成員、工作室的靈魂、重點活動主題鮮明提等方面講述,對品牌建設提出“9個品牌”理念來細說,最后強調“學生是我們的起點,也是我們的終點,工作室的品牌理念所依托的仍然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核”。李教授的專題報告對工作室未來的建設與發展指向了一條準確的道路。
? ? ? ?今天的壓軸是《智能時代的學校變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政濤教授分享,李教授從讀懂歷史、讀懂現實、讀懂未來,要對歷史懷著溫情和敬意,更要學會傾聽、要懷有謙卑之心切入報告。而對現階段的人工智能給學校教育帶來的挑戰,是職業替代或消亡,還是人的素養或能力被超越?這些都不是,最大的挑戰是人本身的進化和改變。對智能時代的到來,教師應該什么不變,什么需要改變,李教授指出不變的是:教學的本質不會更變、教師的愛不變、教師的想象力、教學勇氣、教育機智、創造性不變!需要改變的是:專業角色的改變、專業能力的改變。還特別表明未來教師的能力——愛商、數商、信商、德商的需要。
? ? ?15日是以分論壇的形式讓大家各自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
論壇一:教師研訓方式變革與名師成果轉化論壇
論壇二:教師教育與培訓創新實踐論壇
論壇三:教師教育與培訓創新實踐論壇
? ? ? ?我們互加團隊分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論壇去學習,我則和幾位小伙伴選擇了論壇二:教師教育與培訓創新實踐進行學習研討。
上午:“深圳名片”展示與分享模塊
? ? ? ?論壇二上午時分是由第一天進行主題報告的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授——張兆芹教授主持,以深圳年度教師評選活動(2015-2019)集中展示與年度教師代表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師——楊政《教師?幸福》2019年深圳市年度教師孫殿元《師者智慧系列—教育藝術之“打開瓶塞”》來進行分享,接著以馬云濤主管的《基于自主研修的教師MOOC平臺建設與實踐》、肖紅春校長《“動車型”教師研訓體系建設》、徐勇群總監《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企業分享》
下午:互聯網+名師網絡研修與發展的路徑探索模塊
? ? ? ?下午時分的主持人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她就是我們平時常常在屏幕上看到的滬江首席教育官——吳虹校長,開場是雷斌主任帶來的《龍崗名師的互聯網課程開發實踐》后面是梁勇校長的《讓校本課程與網絡課程深度融合》、時朝莉老師的《我給全國孩子當網師》、竇繼紅主任通過直播形式的《放大名師效應,共享優質課程資源》。
? ? ? ?通過互聯網的線與全國的名師接軌,并有所成就,吳紅校長也邀請了我們寧都地區的曾新寧、溫欣來簡單的匯報了由互聯網帶來的教學成果。
? ? ? ?會務組在學習結束的時候通過制作美篇的點擊率來評選最佳學習獎,為嚴肅的學習氛圍添加了一點點小樂趣,我們寧都團隊榮獲二等獎。
? ? ? ?經過兩天的學習,在16號這天則到深圳名校、名師工作室參觀交流及企業進行研學,分別有:
福南小學曾海玲名師工作室
深圳市博倫職業技術學校肖永合年度教師交流
深圳市平岡中學王雪娟名師工作室
騰訊集團總部參訪
我們則去了“福南小學曾海玲名師工作室”參觀學習,曾校長向我們分享了工作室的發展歷程和成果。并在會后帶領我們參觀了校園。
? ? ? ?這一次“互聯網+名師工作室管理與發展論壇”的學習,對未來教師、智能時代的應變、以及工作室的發展歷程、及教學方式的應用有了深刻的了解與感悟。對個人而言,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有一定的幫助。時代的號角已經響起,未來教師的模式在悄然改變,接著論語中子夏說的下半句: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