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吉兒
從蘇州早七點趕上開往杭州的旅游大巴,沿途中先到了吳江的一個絲綢博物館,名為參觀實為購物點,我們隨著大部隊形式化地走馬觀花溜達一圈,發覺絲綢博物館的絲綢品種可謂繁多,但價格要比平時我們在絲綢店里買的價格貴上幾倍,在導游帶領下到絲綢博物館走個過場,沒有強迫性購物,這點還算值得欣慰,雖然在購物點浪費了玩的時間,但誰讓我們報的是低價團呢?絲綢博物館出來后馬不停蹄地趕往杭州,到杭州直接到吃飯的地點,團餐卻是自費,每人30元,倒也吃的飽,雖然菜品和味道不甚好,但也足以讓餓著肚子的人們狼吞虎咽地吃個夠,菜不多卻也剛剛好,吃的一干二凈,杯碗碟皆空,湯足飯飽,應了光盤行動的口號。
就餐點距離西湖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午飯過后,在導游的帶領下步行至西湖蘇堤入口的旁邊,等船、乘船游了西湖,從游船下來后就直接到了曲苑風荷了。一進這個滿是荷花的公園里,微風浮動的蓮荷香氣四溢,荷花粉嫩的花瓣嬌艷欲滴,一片碩大的湖面基本上都是荷花,綠色的荷葉中間不時地立著一顆粉嫩嬌艷的荷花,還有很多含苞待放的花苞靜靜地佇立著,有時迎風頷首,仿佛在翩翩起舞。
曲苑風荷,位于西湖西側,在蘇堤之右,靠北山路,在岳飛廟前面,為西湖十景之一,因夏日里觀風中之荷而著名。曲苑風荷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曲酒,釀酒作坊位于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鄰近西湖水岸,近岸湖面生長著成片的蓮荷,初夏時節,清爽的湖風襲來,荷香伴著酒香,令人不飲亦醉,沁人心脾,因此得名“曲(qū)院風荷”。元朝以后“曲(qū)院”廢棄,被后來逐步擴大“曲(qǔ/曲子)院”所替代,再后來又被逐步擴大“荷院”所代替,再叫院子未免太狹窄,不如叫水苑寬廣大氣。1980年起,從原有的“曲院風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臥龍橋畔的郭莊,擴建成更加富麗多彩的新景區,占地面積達四百二十六畝。分素園、風園、曲(qū)院、岳湖、密林、郭莊古園等六個景區。傍水建有古樸典雅的廊、軒、亭、閣,與綠云、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畝的荷田令人矚目,形成了今天的“曲苑風荷”局面。
這里風景宜人,雖然岸邊修建了眾多古色古香的廊軒亭閣,但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一池蓮荷,尤其是夏季里的開花旺季。 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并蒂蓮等等名種荷花,婀娜搖曳,千姿百態。遼闊水面上鋪設著造型各異的小橋,播放著舒緩的古代樂曲,到了這里,游人的腳步放緩,心情放平,靜心地領略著的風荷的動與靜。
在這里可以盡情領略“接天蓮葉無窮碧”,“十里蕓荷香到門”的優美意境,而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感也讓我們匆匆忙忙的游覽中深深體會了。整個荷田正值花開鼎盛之際,天氣晴好,藍天白云的純凈,映襯著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拍照的游人絡繹不絕,有的人手持自拍桿的手機,把自己融入到荷塘中,背后的荷花和綠葉,讓游人個個心情大好,好一個夏日香氣和風情萬種,蓮荷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和優秀品質也同樣激起眾多人心里的共鳴。
據導游講,在這里每到晚上一個定點時間段,會有印象西湖的激光水幕表演和大型歌舞表演,由張藝謀親自導演和監制,門票價格680元,更是要提前預定,而且場場暴滿坐無虛席,真想為此次簡單的行程增添一抹靈動的色彩。
在荷園停留一個小時,匆匆忙忙拍下了幾張照片,人沒拍幾張照,卻給荷花拍下了數張各種姿態和顏色的照片,大小遠近各種各樣的取景變換,亭臺樓閣映襯著的全是荷花,向遠望還有靜如鏡面的湖光和疊黛青山,這種山水畫里遍布荷花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不舍得輕移腳步,靜靜地站著,欣賞這份美景,明目走心。清代陳璨 的曲苑風荷的詩句為“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木蘭舟上如花女,采得蓮房愛子多。”寫出了荷塘情趣,人景合一,構成了令人動容的畫面。
又想到一首古詩詞,宋代曹勛的《聚景園看荷花》四山收盡一天云,水色天光冷照人。面面荷花供眼界,頓知身不在凡塵。 短短四句就充分描寫了"珠珠蓮花立荷塘,下凡仙子定思量,隨風陣陣香氣溢,美景宜人必蘇杭"的奇觀。
走馬觀花似的瀏覽荷塘美景后,在導游的催促下要去另一個景區——西溪濕地,一攬濕地公園的水清木華,感受濕地里的幽深寂靜及美麗的風景,可西湖和曲苑風荷的優雅有美早已經深入腦海,揮之不去。以后如果有時間,一定再舊地重游,定定心心慢慢地欣賞這曠世美景,她的美征服了世人,也征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