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小沈陽的話觸動了我們對有效管理時間的認真思考。
“和時間賽跑”似乎也是我們從上小學直到工作,一直以來停留在耳邊的警示語!
如何利用好時間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話題!
但,時間既不可增減,也不可儲存,更不可替代。
然而,時間真的可以被有效管理!
我身邊有一部分人會說自己不需要做時間管理:
·? “我的時間都被固定的上班時間、上學時間已經劃分完畢。不用自己再做時間管理。”
·? “每天已經有滿滿當當的事情在做,既沒有浪費時間,也沒有浪費生命,時間管理我不需要!”
也時常聽到很多人和我一樣:
·? 定好的計劃經常被電話、臨時任務所打亂,甚至超長延期;
·? 事情太多,經常忘記或拖延很多計劃;
·? 情緒低落、精力不足,一天的計劃全被放飛;
在聽過“你如果不主動管理自己的時間,你的時間就會被他人所管理”這句話后,重新對時間管理進行學習已成為當下最基本的一項技能。
《時間管理7堂課》引導我們思考自己的時間管理,以及如何統籌時間,為自己喜歡和想要的生活做出合理的時間規劃,幫助我們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秋葉大叔是新媒體商學院創始人;百萬暢銷書作家,一年內出9本書,寫5本新書書稿,完成150場線上線下分享;同時被多家500強企業邀請授課,而他本職還是大學教授。
身兼多職并能做出驚人成績,他的時間從哪里來?
《時間管理7堂課》是秋葉大叔將自身多年的時間管理經驗,結合秋葉特訓營中學員普遍存在的問題,系統整理成時間管理的7堂課,得到學員高度認可,且能力得到提升、放大甚至是躍遷。
那么,他們具體是如何做到的?值得我們追隨本書,找出想要的答案!
一、真正的時間管理是什么
真正的時間管理高手并不是把時間利用到極致。
沒有誰是天生的時間管理高手,時間管理高手也會有焦慮、拖延和低效的時刻。
不一樣的是,在時間管理高手眼里,首先需要培養的是統籌思維,只有統籌各種時間用于自己的目標,才能實現時間的有效利用。
作者在書中和我們分享了一個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時間管理達人也有抵擋不了的很多干擾,但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及自己完成該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和進度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作者計劃在2月14日前搞定時間管理課程的全部初稿,并預留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按計劃在2月23日開課。
可他在5號-7號這3天沒人干擾的假期里,和大多數人一樣,并沒有著手他的計劃,拖到2月8日下午4點才真正開始碼字。
據作者記錄,5號忙著回復拜年信息;6號上午出門拜年,下午去電影院看了兩場電影,晚上寫了影評,刷了微博,反正就是不想寫課程稿。
7號本來計劃寫課程稿,但結果上午寫了一篇臨時起意的微信日更文。
直到下午準備碼字時,大腦還沒有完全醒過來。
好在他很清楚,要是在2月14日,不拿出完整初稿去迭代,事情會變得麻煩。
即使這樣,從4點到5點半,也只寫了一個開頭,其中一半是過去積累的素材。
中途也被微信公眾號、微博、寶寶、網站和網友聊天等事項干擾。
但作者通過自己的管理方法,都已經搞定了這些麻煩!
所以,真正的時間管理高手不是沒有干擾和情緒怪獸,首先,我們應該正確看待自己存在的時間管理問題,慌亂或放棄都不是好的辦法。
其次,我們也要用心學習統籌思維,只有統籌各種時間用于自己的目標,才不會在干擾來時完全束手無策。
最后,我們要做到清楚記錄,自己在單位時間內真正能夠產出的成果是什么。
如果連自己一小時能產出多少內容都不清楚,那么做統籌規劃,寫工作計劃將會形同烏有。
要想做到真正的時間管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做真正能執行的計劃。
作者在書中拋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一年下來統籌時間完成了足夠的目標,大家都會稱你為時間管理高手。
事實上,大家并不關心你時間管理得好不好,只羨慕你完成的目標多。
生活中也好,職場中也好,如果我們不能學著正確看待當下存在的時間管理問題,我們只能在各種問題的打擾中做事情,難免會降低目標的數量和質量!
時間管理的本質是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符合自己的預期。把時間分配在現階段最有產出的事情上,這才是時間管理的真正意義。
二、定大目標,讓時間有真正的歸屬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有沒有因為沒有定目標或目標不清晰,而陷入自己忙著很多事,但都沒有什么成就感!
其實,很多時間管理做得不好的人,往往都是目標規劃出了問題,畢竟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和怎么做,是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挑戰。
如果沒有目標,命中是偶然,打不中是必然。
所以,體驗成就感變成了一種偶然事件。如果我們不想事務纏身且沒有成就感,就需要學會定大目標,讓自己的時間能找到真正要發揮價值的事情。
作者在書中做有這樣一個測試:
某個周五下班后,難得沒事,你可以花100元錢,請問你會選擇做什么?
A.回家買點好吃的,吃完睡覺。
B.約朋友看場電影。
C.買節99元的網課,學習充電。
很可能不管你是選擇看電影,聚餐,還是買課,你都不會有什么變化,這100元消費很可能都只幫你完成一件事——打發掉一個周末晚上。
但換個時間管理高手,他會根據自己近段時間的大目標,也許和你做了同樣的決定,但實際的產出卻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他去約朋友看電影是為了促進社交,正好他的大目標需要他約朋友進行某項事情的交流學習。
而我們可能就是簡單的娛樂。
時間管理高手并不是他做的事情,用的方法和我們有多不一樣。
而是他做每一件事情時,會更多考慮這件事能否支持自己完成大目標。
帶著目標去做事,就容易讓不同的時間產出形成合力。
由此可見,雖然做同樣的事情,卻因有目標和沒目標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價值。
所以,應該盡量讓更多的事情能支持實現我們的大目標。
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 定出自己的大目標,這個目標跳一跳可以碰到;
·? 把時間分配給大目標,確保每天用于大目標的保底時間;
所以我們需要時常檢查一下自己的日程表,看看是不是每個階段的日程表里面,都預留了推進大目標的工作事項。
如果沒有,那么很可能的結果是,大目標慢慢從我們的工作中消失了。
三、以“時間”為中心制定自己的日程
你是否也設定了一天的重要事項,并用了一些時間管理工具,讓自己集中精力去完成這些事項?
可結果是總會被現實的骨感所打亂,因為我們面對的不僅是重要計劃,或是重要不緊急的目標。
我們所要面對的是,要考慮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
如何將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完成,并能不影響大目標事項的進度,確保自己能有有效產出?
作者有這樣一個觀點,一件事情有沒有做,是最大的問題。一件事情有沒有按時做完,其實是第二步的問題。
也就是說,最重要的是把需要響應的事情都放進自己的日程表中,但如果把該寫在日程表上的事情遺漏了,那結果與沒有按時完成相比會出現質的差距。
關于這點,作者提到一個社群運營人員的日程管理。
她說自己每天只要睜開眼睛就要管群。
組織群員活動,激發群員鏈接,整理群聊內容,發布產品促銷;還要每天閱讀行業資訊,溫習社群營銷課;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都在陪群員,沒有能空出來陪孩子的時間。
乍一看,我們自己和這位社群運營管一樣,每天的時間已經被各項事件塞得滿滿當當,可在時間管理高手眼里,這位運營官的日程安排不在自己管理范圍,相反,她是被各個事件所安排了。
而作者所言的日程表,是以“時間”為中心的工作模式,
比如,這位社群運營管可以這樣安排:
9:00—9:30 群早安時間,發布頭天晚上整理好的群聊,向大家問好;
9:30—10:00 準備群活動策劃書;
10:00—11:00 開部門會議;
11:00—11:30 繼續寫群活動策劃書;
11:30—12:00 群中午活動時間,進群陪大家聊天,順便拋出促銷鏈接,大家活躍度不錯,有人咨詢,預約午飯后進一步交流。
這樣以來,他們的時間安排是盡量把不同的事情放在不同的時間單元里完成,形成固定的工作節奏,避免所有的時間都被事情驅動。
的確是這樣,我們的日程表中只出現一個個事件時,我們會疲于解決一個接一個的事件,甚至常常因時間把握不好而影響其他事項的進展。
當我們學會以“時間”為中心的工作模式,我們將更清晰自己在某個時間需要完成的某項任務。
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測算自己單位時間能夠接受的合理產出;然后,往時間空當里安排事情,確保每件事情有足夠的時間分配;最后,盡量把重要的事情分配在精力最旺盛的“檔期”。
生活工作中,如果突然被人問你今天有什么安排,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很快說出要做的事情,但不一定能準確的說出什么時間段安排了什么事項。
也正是因此,才會出現相同時間里,時間管理達人能游刃有余的處理更多的事情,而普通人則被虐到手忙腳亂。
所以,要想游刃有余的處理日常不得不做的事務,并不影響大目標的進度,需要依據自己的時間產出能力,主動管理事務。
“如果你不主動管理你的事務,你將會被事務所管理!”
同樣,“如果我們不主動管理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時間將會被他人所占據!”
真正的時間管理是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把時間分配在現階段最有產出的事情上。
至于最有產出的事情是什么,則需要我們用心去分析找出自己的大目標。
真正的時間管理是要能落實到具體的執行中的,否則一切都是形式。
如果你正在困于時間管理,這本書值得拿來認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