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
一個用來形容行事極為謹慎
就像是走在冰上一樣
更多關注:敢么群落
不過,面對薄冰真的需要小心翼翼么
也有例外的時候
/看似悠閑,其實腳下只有5cm
看這瀟灑的滑冰玩家
你能想到
他腳下的冰只有5cm厚么
純黑冰面伴著“鐳射聲音”
這位滑在冰上的人叫M?rten Ajne
一名來自北歐的滑冰愛好者
他所正在滑的冰面
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外的小湖上
/郊外普通的結冰小湖
在滑行途中Ajne拿出錐子
在冰面上砸出了一個洞
實地測量了一下冰面的厚度
顯示冰面的厚度竟然只有4.5厘米
/測量了一下只是薄薄的一層冰
能在這么薄的冰面上滑冰
完全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
難道他的鞋子又有什么黑科技么?
更多關注:敢么群落
其實所有的奧秘都在冰面上
這種湖面上的薄冰層實際上是一種凝結冰
也就是湖水剛剛自然結成的冰
并且選擇了厚度合適的時候去滑
更多關注:敢么群落
當溫度低于冰點,湖面非常平靜時
凝結冰由湖面向下生長
晶體以垂直柱狀方式緩慢發展
這與融雪在現有冰面上重新凝結形成的“雪冰”不同
這種凝結冰幾乎不含氣泡
可以說是一塊堅固又透明的冰塊
/即使砸了洞也不會整塊裂開
因為是透明的所以呈現出的樣子
就是下面湖水的顏色
大多數情況下呈現的就是深邃的黑色
/猶如黑色的鏡面
當人們滑在冰面上的時候
由于冰面下有水的支撐
滑冰者的體重使冰層像拱形一樣彎曲
就像拱橋一樣分攤了重量
而且就算出現了裂縫
也能通過柱狀晶體結構分散受力
/就像直接站在水上一樣
所以即使冰面只有5厘米厚
滑冰者也能相對安全的滑行
而且趁著冰還薄的時候
還能有一種特殊的體驗
/聽說滑薄冰的感覺很有意思哦
在這樣的冰面上滑行
會有特殊的聲音哦
Ajne獨自一人滑行在黑色的冰面上
他正在把滑過冰面的聲音錄制下來
/Ajne一邊滑,一邊錄制了聲音
這是一種刺激頭皮的聲音
一種類似于鐳射的鏗鏘聲
還混合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冰塊破裂聲
隨著冰層厚度的不同
一路滑過會發出類似音調高低的變化
打開視頻聽一聽吧
這樣的聲音配合漆黑的冰面
一種肅殺的氣氛油然而生
分析數據尋找滑點
別看Ajne滑得很是輕松寫意
但這種薄冰滑冰還是要點經驗的
因為有時候,雖然冰面沒碎
但可能這整塊冰面都飄的老遠了
Ajne參加類似的滑冰活動已經25年了
對于冰面情況有著超高的判斷能力
溫度、風向、天氣都會影響冰面情況
/Ajne癡迷的就是這樣的景色
像Ajne這樣的滑冰愛好者還有很多
相比于厚厚的變得和路面一樣的冰面
他們都更喜歡薄薄的黑冰
/站在冰面上竟然還會有水紋
這些愛好者組成了一個俱樂部
他們有一個網站
上面分享著北歐各地的冰面情況
/每個點里面就是冰面的信息
這里就要說一下Ajne的本職工作了
他竟然是一名瑞典的數學家
他認識的很多學者都參與到了這項運動之中
有些人自學分析NASA衛星圖
用來預測什么時候會結冰
什么時候冰的厚度正好合適
(學霸果然不一樣)
網站的信息促成了幾次經典的滑行之旅
有些機會真的是轉瞬即逝
比如他們滑行了奧蘭群島的整個北部區域
這里結成的黑冰只存在了4天時間
他們正好抓住了這次機會
這可能是幾十年來第一次有人在這里滑冰
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早早打包好的行李
為的就是能在第一時間準備好
甚至在幾小時內到達薄黑冰結成的地方
每次滑冰活動都會滑上幾十公里
覺得已經是個很長距離了?
但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
這數字可是100公里起步的
/現在很少能有長距離的滑行路線了
因為全球變暖的情況
已經找不到距離如此長的完整冰面了
除非你愿意滑一段接著冰泳一段
再上岸繼續滑
一些靠南部的地方,甚至湖水都不結冰了
/瑞典偏南的地方湖水不結冰了
但幸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附近
依舊還是非常適合滑冰
Ajne把它稱為“階梯滑冰點”
在不同的冬季階段
都會有新的體驗出現
小湖泊在第一階段凍結
其次是較大的湖泊
然后是梅拉倫湖
最后是群島周圍的大海
而且在整個賽季的大部分時間里
都斯德哥爾摩的氣溫會在冰點上下浮動
這意味著不停的會有冰面更新
更適合完美的薄冰出現
而這些信息很大程度要依靠數據來預測
原來數學學得好
還能有這樣的好處
更多關注:敢么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