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留意過,以色列初創公司StoreDot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14年。一部名為“30秒為手機充滿電”的視頻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視頻中展示的創新技術就來自StoreDot。然而,這一視頻的真實性在當時遭到諸多質疑。
時隔三年,這家初創企業再次帶著最新電池技術高調亮相,讓質疑它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9月14日,梅德賽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宣布向StoreDot投資6000萬美元,融資后估值高達5億美元。此外三星風投和Norma Investments也都參與了本輪投資。
StoreDot公司CEO Doron Myersdorf博士稱,該公司研發的“閃充電池”技術(FlashBattery)可使電動汽車在充電5分鐘后行駛300英里(約500公里),“閃充電池將會提供全新的充電體驗,能夠與燃油車加油速度相媲美”。
FlashBattery為何物?
目前給燃油汽車加滿油僅需三四分鐘,而電動汽車充滿電卻要經歷漫長的等待,即使是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也需要40分鐘以上。充電時間過久一直是阻礙電動汽車推廣的原因之一,而StoreDot 正是要解決這一痛點。
需要說明的是,在現有電池技術條件下做到30秒充滿電動汽車也并不是一件難事,關鍵要看充電功率的大與小。例如1分鐘充滿iPhone就不難辦到,但其所需電池功率要750W,也就是說充電器會變得和磚頭一樣大;如果想1分鐘充滿電動汽車或許要配備一座車站大小的充電樁……這些產品在商業上根本行不通。
那么問題來了,StoreDot又是怎么做的呢?這家公司徹底打破了原有的電池結構,從電池制造原理上進行了根本性的革新。StoreDot在官方網站介紹道,“‘閃充電池’基于新材料和新電池結構,通過獨特的多功能電極(MFE),將大功率充電與高能量儲能相結合,是一種由化學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組成的新型動力電池。”電動汽車只需安裝由上百個“閃充電池”組成的電池包,就能實現“充電5分鐘、行駛500公里”的完美充電體驗,網友稱其為“電池界的OPPO手機”。
或許你會問:“如此黑科技,造價肯定不菲吧?”但StoreDot聲稱,該產品并不會增加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該電池仍可使用傳統的生產設備實現量產,其成本與鋰電池的成本削減曲線也一致。
除較好地平衡了經濟性問題,“閃充電池”還在可靠性、安全性問題上表現優異。據介紹,由于采用了高度穩定的電池結構,“閃充電池”比鋰電池更耐高溫、更安全。
將在中國建廠實現量產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能獲得6000萬美元的融資說明StoreDot這家公司不可小覷,但別忘了實驗室做出的東西距離量產僅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的確,從每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到實現規模化量產都要經歷漫長的發展過程。但StoreDot顯然已經有所準備。該公司官網介紹道,“閃充電池”將于2022年在由StoreDot建造的OneGiga工廠實現大規模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OneGiga工廠選定在了中國深圳,為了更靠近原材料供應商和終端用戶。除了地點,StoreDot官網還透露了OneGiga工廠的以下信息:預計2022年投產,產能為1GWh/年,并將在2025年擴大到10GWh/年;工廠占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將擁有500名員工;工廠會配備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可進行納米材料的加工等。
這一技術也引起了特斯拉CEO Elon Musk的注意。他在特斯拉財報會議上指出,“如果有人開發了新電池,他們會第一個找誰?當然是我們!電池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我當然很高興,但創新事物從實驗室走向小批量投產再走向大規模生產,這個過程需要好幾年時間。”
特斯拉CTO JB Straubel也持謹慎態度:“我們與很多研發電池的公司都接洽過,但目前仍沒看到可以改變我們發展戰略的東西。”
Doron Myersdorf博士自己也表示,“對于StoreDot來說,更大的風險來自能否實現規模化量產,而非技術研發。”
StoreDot到底會否成為電池界的一匹新黑馬?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