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小假期,阿蘭與爸媽說會帶男友家明回家。蘭爸蘭媽開心得不得了,在電話里就問,“你們想吃什么?回來給你們做!”
倒也沒什么特別想吃的,清淡點就好。阿蘭說。
蘭爸蘭媽卻不會就此閑著。帶男友回家是件何等重要的事情!絕不能怠慢了,必須整頓出一桌像樣的菜來,吃得開開心心,還要不輸排場。
女兒回家那日,天未亮,蘭爸蘭媽就起床,趕早去街市買菜。青蟹看起來個大鉗肥、生猛有力,做個湯正好。石斑魚雖然是冰凍的,卻勝在是捕魚船新捕回的野生紅斑,肉質肥美新鮮,又有一公斤多,清蒸再好不過。深海蝦雖然個頭不大,卻不似那些養殖打氧的基圍蝦一般肉質粗燥,白灼最好。
二人趕緊把海鮮送回家中雪藏保鮮,然后蘭爸又提了只活閹雞再次匆匆出門,“我殺雞去,你先把青蟹湯煮好。”雞是蘭爸托人從鄉下市集買來的“走地雞”,自然放養。還提前一周買回家來“臘一臘”,讓雞餓瘦些,脂肪就沒那么多,味道會更好。
從菜市場回來,蘭爸又馬不停蹄趕往機場接機,留下蘭媽在廚房里坐鎮。近午時分,女兒阿蘭和男友家明回到家里,折騰了一整個上午的蘭媽也把菜齊刷刷地端上桌:青蟹生地湯、蔥油石斑魚、白灼蝦、白斬雞、蒜蓉空心菜。四菜一湯,四副碗筷。
四人圍圓桌坐下開飯。蘭爸蘭媽滿心歡喜,不斷地給家明夾菜,讓他多吃點。家明忙不迭地點頭稱謝,舉手投足頗有家教素養。碗里的菜已經堆得像小山一樣高,家明卻遲遲不下筷,反倒是把碗里的蝦、魚腩肉又都送到阿蘭碗里去。
看到家明這樣疼愛自己的女兒,蘭爸蘭媽更加喜上眉梢愛屋及烏,更拼命地給家明夾菜。這次輪到阿蘭面有難色了,她阻止道,“爸媽你們別這樣,家明食素。”原來,家明的父母信佛持戒,并教導家明以不殺生的慈悲心來凈化菜肴中對生命的凈重,所以家明自幼就跟隨父母吃齋。
“食素?!”蘭爸蘭媽一臉驚訝和不解。“就是說這一桌子菜都不合家明吃了?”蘭媽試探著問。
“伯母您別擔心!吃素在‘心’,即使有沾些許的葷,不是故意的,都沒那么嚴肅。”家明急忙打圓場,說完即刻大口扒飯大口喝湯。
“要不我再給你做幾個素菜吧!”蘭媽一臉尷尬和茫然。家明忙說不用不用,但蘭媽還是固執地起身離桌去再做了一道炒茄子和炒胡蘿卜絲。
整頓飯,家明雖然不斷稱贊菜的味道好,蘭媽心里卻不是滋味。海鮮和雞,家明完全不碰,只吃蔬菜。青蟹湯他只喝湯水,特地舀給他的肥美蟹鉗,也完全不吃。不光家明,就連以前最愛吃這些菜的女兒阿蘭,現在也只是形式主義的試試味道,最后剩下一大桌子魚蝦雞肉。
“光吃素菜,怎么能有營養呢?”蘭媽咕噥著。
飯畢,阿蘭幫著媽媽收拾碗筷,家明跟著爸爸去泡茶。蘭媽問女兒,“你平時也是跟著他吃些清湯寡水么?”盡管阿蘭一再向母親解釋,現在許多醫生和營養師也鼓勵人們吃素,再羅列吃素有的各種好處,以及舉例證明吃素也可以做到營養均衡。最后,也只是換得了母親的一聲嘆息,“跟著他連肉都不能吃,太凄涼了!”
這時蘭爸也來到廚房,并發動蘭媽清洗鍋碗調盆及食材。原來蘭爸悄悄百度了一下,說什么做齋菜的器皿,必須將平日用過葷的味道痕跡搓洗掉,才能烹饌。家明看在眼里,心中很是歉意,因為自己的吃素給他們帶來如此大的麻煩。
然而,不論家明如何解釋,“向佛吃齋的慈悲心不是嘴里念和行為做的為表而已”,“當年六祖慧能也是吃鍋邊菜”,餐桌上卻再沒出現過肉菜。
假期結束,臨行之前,蘭媽把女兒拉到一邊,語重心長地小聲說,“他不肯吃肉怎么行?你要再考慮考慮,兩人若是不合適,趁早分開為好……”
原創作品
2013年10月9日發表于微信公眾號【并非關于吃的一切】
微信搜索:chilechilechile (諧音:吃了吃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