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黑夜行船,志向便是那最遠最亮的航標燈,有了它,你才會乘風破浪地前進,而不至于被狂風巨浪吞沒……
曾經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人說:“砌磚。”第二個人說:“賺工資。”第三個人說:“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后來第三個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師。
這個故事讓人深思。為什么成了有名建筑師的不是第一、第二個砌磚工人,而是第三個呢?
我想起了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一個人的追求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越有益,我確信這也是一個真理。這是對這個故事多么準確的注釋!
第三個工人道出了他的遠大抱負,而第一個工人幾乎沒有什么理想,第二個工人的理想是庸俗的,他們的思想束縛了他們才力的發展,自然難有作為。
“志”是人的心意所向,《詩大序》稱:“在心為志。”作為人生的追求目標,“志”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立志,其實就是讓一個人從大地上站立起來,從懵懵懂懂中清醒過來,從渾渾噩噩中悔悟過來,從蕓蕓眾生中凸現出來。
生活不能沒有目的,人生不能沒有方向。“立志”,就是給人生一個目的,一個方向,從而使得一個人的智慧、情感和意志沿著既定的方向駛向既定的目的,最終達到成功。《大學》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個止,就是人生的至善境界,生活的目的,就是使人高大的東西,它支撐著一個人的價值,體現著一個人的尊嚴。
志向是極可貴的精神力量。一個想有所成就的年輕人,必須狠下心,為自己立下一個能激發自己動力的遠大志向。有了它,才不會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人生如黑夜行船,志向就是前進中最亮的航標燈,有了它,你才會乘風破浪地前進,而不至于被狂風巨浪吞沒;人生如攀登險峰,志向則是險峰上的制高點,有了它在頂峰閃光,你才不會留戀半山腰的奇花異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誠然,“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雄壯當屬志在四方的人,“一覽眾山小”的豪邁當屬志在高處的人。如同在荊棘叢生的野外跋涉的人生,每走一步都是那樣艱難。胸無大志者會退縮,而心存大志者卻義無反顧地大步向前,明知前方荊棘遍地,明知前方野獸出沒,他仍充滿希望,勇敢地劃起生命之舟。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成功者的收獲都源于他們的遠大志向。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萬世師表的孔子對理想的認識。“十五有志于學”的他,雖四處游說,到處碰壁,仍矢志不渝。試想:若沒有十五歲時立下學習道德學問的遠大志向,哪里會有對后世影響至深的儒家經典呢?
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但是卻不敢立大志,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其實我們應當深信:志當存高遠,要立志就要立大志。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奮斗目標,并且為著這個目標而不懈努力,終有一天,一定會讓目標成為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