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份的時候,終于盼來了喜歡的偶像要開演唱會的消息,這場演唱會我足足等了三年,三年間的每一天幾乎都在期盼中度過——因為他是個日本人,如果不是演唱會這樣盛大的節目,我幾乎不會有勇氣讓自己漂洋過海去看他一眼。
我記得那天收到Fan Club消息的時候,正是個有著一絲絲微涼的早晨,我偷偷摸摸的在辦公室里啃完了那天的早餐——兩個花卷,正在通過吸管慢慢的喝著那剩下的一點點豆漿。突然手機亮了起來,顯出一行我并不熟悉的日文。因為自己根本不懂日語,所以根本就沒有看。直到手機群里的其他飯圈朋友們瘋狂的在群里發紅包,我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
接下來的日子里自己仿佛打了雞血一般,研究航班,準備護照,托人幫忙抽演唱會的票(或許到這里有些人應該看出來了,我追的是日本杰尼斯的偶像,這家事務所的偶像開演唱會幾乎不賣票,都是要靠會員抽票……),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緊鑼密鼓的準備著。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你能想象嗎?我啊,一個被父母過度保護的女孩子,出生在一個西部四線城市的一個普通職工家庭的女孩子,之前連北上廣深都沒有去過的女孩子,去年居然一個人,背著簡易的行囊,帶上用蹩腳日語寫的應援信,坐上最便宜的紅眼航班,去海的那一邊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去看自己喜歡了好多年的人啊……哪怕只是遠遠的看著。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些不算什么,如今的我也不覺得這些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對于當時的我而言,為了偶像所做的每一件事請都是挑戰,而我竟然在當下的情景下如此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這樣的挑戰。
只是為了見他一眼,我在那短短的一段時間里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我還認識一個飯圈的朋友,我剛認識她的時候她和我一樣,只是一個小小的粉絲,每天對著微博論壇里的偶像圖片哈哈哈哈嘿嘿嘿嘿,再就是在群里大家嘮嘮嗑,在黑白粉紅這樣的地方和黑粉撕撕逼。但這只是她剛喜歡上那個偶像的時候的事情了。后來她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日語,學習用Photoshop,學習用vegas剪輯視頻,短短的一年時間,她竟在b站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阿婆主”。
我還認識另一個和我喜歡同一個偶像的朋友,幾年前喜歡上他的契機就是偶像所出演的一部電視劇,他在里面飾演一個年輕的醫生。而我的那個朋友則受偶像的影響,在幾年后考上了北京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
在很多人眼里,追星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浪費金錢,就是“腦殘”、“花癡”。這些字眼就像標簽一樣貼在每個追星族的身上,以至于很少有人愿意向身邊的人袒露心跡表示自己是個追星族。
可是追星這件事情,又有什么錯呢?
或許是有少數人在追星這件事情上走了歪路,可是有更多的人,他們之所以喜歡上某個明星,都是因為他們發現了這個明星身上的魅力閃光點,而這些閃光點,更多的則是人格上的閃光點。
因為一個人的人品而喜歡上一個人的人,又怎么會變成一個糟糕的人呢?
我正愛著一個看似和我毫不相關,而正是這個和我毫不相關的人正在一點點的改變著我,讓我變成一個更積極,更努力,更勇敢的人。所謂偶像的力量不正是如此嗎?
那些讓我們熱愛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放棄,
那些讓我們優秀的人們我們更應該追隨。
? ?
? ? 不才在下本仙女——文章健身房——攬鳳閣